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进城潮”消退,“返乡潮”火热起来,为啥农民转换了思维?
农村,城市,农民“进城潮”消退,“返乡潮”火热起来,为啥农民转换了思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了,现在农村或者附近城市工厂也比以前更多,就业机会自然也更多。这样的话,最起码离家近,与家人相聚也更加容易,相聚时间也更多。
不管是在农村搞种养业,还是摆地摊,或者是在附近工厂上班,都是一种生存方式。最主要是能够摆脱孤身在外的相思之苦。
总的来说,一个是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一年到头存不了多少钱,另外一个就是农村发展后,生存方式,就业方式比以前更多,且不用受孤身在外的相思之苦。所以才出现这种“进城潮”消退,“返乡潮”火热的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暂时的,等大疫情结束后再下结论不迟。现在可以说大部分年青人都不愿留在家种田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政府这几年频频出台很多惠农政策,城乡差距缩小,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一、改革开放前
因为农村的贫穷和落后,农产品单一,粮食价格低,每天辛辛苦苦地干农活,都改变不了穷苦的曰子。
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因为家庭的贫困,留下妻儿和年老的父母,选择了到城市打工。(留守儿童就是那个年代造成的)。
多数农民因无技术特长,在打工期间,曰子也过得并不好,可以说是受人岐视,因你是农民,就感觉你低人一等,只能忍忍,当时的城市在各方面,都比农村好很多。
二、改革开放后
国家这几年大力扶持农业,提出科技兴村,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国家制定很多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减免税收,提供资金帮扶,免费技术培训等等好政策。
多数农民现在不出外打工了,因现在城市的人口多,打工压力大。
回乡后有的成了养殖大户,有的成了农业大户,有的打工学了技术,回到农村办起了工厂,农民的曰子,是芝麻开花结结高。
政府在鼓励规模化种植和养殖方面,有很大的补贴,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有农业专家,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服务平台,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脱贫攻坚
我国边远山区的农村,经济落后,还很贫穷,这些地区到城市打工的要多些。
这几年国家对这些边远山区,在扶贫攻坚、惠农政策这些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山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评论、提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进城务工多数搞建筑,现房子己饱和,活路少不回乡怎办?有点能耐的没人返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已经大于城市。受到国家政策鼓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才刚刚拉开序幕。
农村劳动力进城数量达到顶峰之后,很多地方的农村地区仅仅剩下“老弱妇儿”;原本就存在“回流”的诉求。特别是最近五年以来,国家着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全国“一盘棋”,为广大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
在微观层面
一、“中西部地区”的高铁以及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批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而多年在沿海城市打拼的“中西部地区”务工人员,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返乡工作更加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乃一举两得的双赢之举。
二、房价差距使得大部分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务工人员,无法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家乡低于大城市数倍的房价,更容易吸引他们返乡工作。还有子女入学等诸多实际问题,更使得务工人员的价值取向更加现实。
三、“中西部地区”中高端企业开始崛起。比如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属于中端企业,安徽的“科大国创”和“科大讯飞”都是高科技企业。特别是开发语音输入法“科大讯飞”更是闻名遐迩,吸引更多安徽以及周边人才聚集。
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而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人才回流,则是大势所趋。
插图选自网络,侵权必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同胞们有志之士的青年们你们醒醒吧,不要在城内做房奴车奴给黑心老板打工,回到生我养我们的农村发展吧!
上一篇:四岁宝宝刚打过狂犬疫苗两个小时又皮水了,请问医生用什么办法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