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今年什么时候大暑和立秋,立秋还热吗?
大暑,立秋,节气农村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今年什么时候大暑和立秋,立秋还热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年的大暑节气是在2019年7月23日,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今天距离大暑的日子只剩下5天了。而大暑这天热不热,直接关系到立秋的气候情况。
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其实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气候关系,正常来说大暑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20度,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够热,也就是太阳还没有到达黄经120度位置,那么高温的峰值将会延迟,大热将会发生在立秋之后,“秋老虎”的到来也就不意外了。
今年的立秋是在2019年8月8日,农历七月初八,但是今年中伏有20天,中伏结束在2019年8月15日,这样立秋节气发生在中伏之内,立秋之后持续炎热的可能性很大。
并且即便立秋节气到来,气温的变化也是逐步降低,并不会一蹴而就,所以立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最近这段时间虽然降雨比较多,气温的数值没有那么高,但造成的闷热现象反而让人更难以忍受。
俗语有“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个在北方地区还说的过去,但在南方地区,可能立秋后持续的闷热还将伴随大家很长一段时间。即便在北方,虽然秋高气爽,但中午依然会很热,只是早晚的风开始凉爽舒服一些罢了。而今年三伏天的结束是在2019年8月20日,立秋节气到来后,还有小半个月才能结束三伏天,可见立秋后继续热一段时间,并不意外。
(文/阿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距离大暑节气还有三天时间,就目前这个气温来说,到大暑的时候估计是热不透了,今年夏天到来之后,一直是不冷不热的,没有特别的热,当然也不是说凉爽滋润。住在农村的老人们都说“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今年恐怕没那么准了。
大后天是大暑,大暑相较于前面的小暑和后边的立秋来说,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最热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大暑的时候如果闷热,再加上下雨阴天,总是热不透的感觉,那么到秋后就来热的了。立了秋,空气中的风都会感觉渐渐的凉爽,怎么还会越来越热,比大暑都热呢。
还真别说立秋之后,正晌午的时候,真的有可能比伏天还要热,也可能是出暑天的最后一热,使着劲变着法的热,但是毕竟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劲儿了。除了中午头能热一阵之外,到了晚上就很凉爽了,都得穿外套。所以有时候如果大暑没有热透,那么大热的时候就在秋后。
可是看今年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从小暑到入伏,再到接下来的大暑,北方一直比较凉爽,也不下雨,我们靠海边的有些地方,到了晚上风风呼呼的刮,不穿外套都感觉冷的慌。完全对不起“伏季热死狗”的说法,就这气温来看小暑大暑都不热,立秋之后也不会太热,今年的“秋老虎”估计来不了了。
8月8日就要立秋了,感觉自己消夏的武装都没怎么用得上,秋天就要来了,不过全国这么多省份城市,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这般凉爽,估计像一些南方城市,还是热到爆吧,只是不知道相比较往年来说,有没有好一点。
如今受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很多关于气候经验和种植经验的老话,已经没有那么准了。在气候环境平衡的时候,这些老话可能还比较权威,如今也只能是参考一下吧。大家觉得今年秋后还会大热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酷热难耐,目前正值三伏天的初伏,天气的燥热已经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一看地表温度接过37度,可谓是热到没力气。但今天晚上却是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风比较大,第五号台风“丹娜丝”即临到来。闲暇之时打电话给北方的妈妈,告诉台风要来了,接下来几天将是暴雨季节。正跟妈妈在台风这事,妈妈冒出“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我正纳闷着为何何出此言,妈妈就说这是老一辈人用实践得出的经验之道。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再过六天就是大暑节气(7月23日),而这一次台风“丹娜丝”的到来,势必带来雨水天气,那么温度也随之降下来。对于当季的玉米和花生来说是有利的,现在处于生长时期,正是需要充沛的雨水来补足它们的生长,再加上凉爽的温度,正是适合玉米和花生的生长发育。
今天的三伏天,持续四十天,按照往常大暑是处于最热天气,但由于台风天气的影响,温度会异常的降低,地表的温度无法积温到高度,对于接下来的温度将延续到立秋之后。今年立秋是8月8日,农历七月初八凌晨三点多,这是一种“早立秋”的现象,早晚也会比较凉爽,但“秋老虎”却不会放过我们。大暑不热,秋后必热,我们必须要做好做准备。当然秋后正是农作物生长和成熟的节后。当水份得到充分灌溉之后,正是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期,这对于农作物的收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按理来说,温度的高低,雨水是否充沛,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而大暑是否温度高,将会影响到秋后的天气。这些都是老一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农作物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大暑作为三伏天的上半场,正是温度启动的最高动力点。而立秋之后的“一场秋雨一场寒”也是继秋老虎后的真实写照。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一些农村俗语是关于24节气的,而且描述的基本上都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特别对于人民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总结出精辟的语言,不断的在一辈一辈人当中的流传下来,这也使得后来的人对这些农村俗语有了传承,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是后来人对二十四节气有了确切的认识。这句农村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也就是说的二十四节中的大暑节气。
上一篇:目前存款17万多,月入差不多7000多的水平,想买凯美瑞或者宝马3系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