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足藤怎样养护?
叶柄,花序,蜈蚣百足藤怎样养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百足藤怎样养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拼音名:Bǎi Z T nɡ 英文名:Creeping Pothos 【别名】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飞天蜈蚣、百足草、铁斑鸠、巴岩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鸡尾、细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百足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 repens (Lour.) Druce [Flagellaria repens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百足藤,附生藤本,长1-20m。分枝较功,营养枝具棱,常曲折,节间长0.5-1.5cm,节上气生根长1-2cm,贴附于树上;花枝圆柱形,具纵条纹,节间长1-1.5cm,一般没有气生根,多披散或下垂。叶柄长楔形,先端微凹,长达13-15cm,宽1-1.5cm,幼枝上叶柄长2-3cm,宽4mm;叶片披针形,向上渐狭,长3-4cm,宽5-7mm,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细脉网结,但极不明显,幼枝上叶片较小,长1-2cm,宽3-4mm。总花序柄腑生和顶生,长约2-3cm;苞片3-5,披针形,长1-5cm,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花序柄细长,长11-13cm,基部有一长1-2cm的线形小苞片;佛焰苞绿色,线状披针形,锐尖,具长尖头;肉穗花序黄绿色,雄蕊黄色,雌蕊淡绿,细圆柱形,长5-6cm,果时伸长可达10cm,具醒;花密,花被片6,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花药黄色。浆时成熟时焰色,卵形,长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炒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湿凉血、止痛接骨的功能,用于劳伤、跌打、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足藤,别名:上树龙.爬树龙.飞天蜈蚣。科属天南星科.麒麟叶属。多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荫蔽,不耐寒。比较耐旱。忌阳光直晒,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
养护管理较简单。
1.春节出房后置荫棚下或室内窗户附近,避免烈日直射。
2.平时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气温低时要控制浇,土壤不必太潮,生长期每月施2--3次薄肥。
3.天气干燥时,应向植株喷水增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足藤的养护不难,不要过旱,不要过分阳光照射!
百足藤,附生藤本,长1-20m。分枝较功,营养枝具棱,常曲折,节间长0.5-1.5cm,节上气生根长1-2cm,贴附于树上;花枝圆柱形,具纵条纹,节间长1-1.5cm,一般没有气生根,多披散或下垂。叶柄长楔形,先端微凹,长达13-15cm,宽1-1.5cm,幼枝上叶柄长2-3cm,宽4mm;叶片披针形,向上渐狭,长3-4cm,宽5-7mm,与叶柄皆具平行纵脉,细脉网结,但极不明显,幼枝上叶片较小,长1-2cm,宽3-4mm。总花序柄腑生和顶生,长约2-3cm;苞片3-5,披针形,长1-5cm,覆瓦状排列或较远离;花序柄细长,长11-13cm,基部有一长1-2cm的线形小苞片;佛焰苞绿色,线状披针形,锐尖,具长尖头;肉穗花序黄绿色,雄蕊黄色,雌蕊淡绿,细圆柱形,长5-6cm,果时伸长可达10cm,具醒;花密,花被片6,黄绿色雄蕊和柱头稍超出花被,花药黄色。浆时成熟时焰色,卵形,长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林内石上或树干上附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接骨,消肿止痛。主劳伤;跌打肿痛;骨折;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炒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湿凉血、止痛接骨的功能,用于劳伤、跌打、骨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