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怎么评价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最终赢家是司马家族?
刘备,司马,孙权《三国演义》中,怎么评价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最终赢家是司马家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中刘备被刻画为贤德的明主,以德服人的典范,但是缺乏必要的政治斗争技巧,和统御能力,所以刘备前期被世人称颂却很少有旷世良臣能将辅佐,说白了就是平台不行刘备虽有大志但是除过贤德仁义其他才能只能说平平,刘备可以说是没落的帝室甲胄的穷二代,在诸葛亮出山后刘备颓废落败的局势才得到遏制并出现转机。而曹操是典型的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驭人之术当属曹操第一,所以曹操手下谋士猛将如云,而且曹操是典型的官二代背景家资也是他能够平黄巾后大志得酬的根本。而孙权虽然也算明主但是是典型吃老底,安于现状的军阀人物,缺乏必要的野心,才干谋略比起前者二人都略显平庸,但是先辈为孙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典型富二代东吴之所以能撑到三足鼎立都是靠东吴老臣和周瑜,鲁肃等人苦苦支撑的结果。如果综合评定三个人的功绩刘备当属第一,其背景创立蜀汉的艰难可想而知,论才干管理曹操当属第一,而后期的司马家族只能说是投机取巧,专于权术之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里面三位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演义说法:刘备孱弱,好像一个老好人,妇人之仁;曹操是一代奸雄,阴险狡诈且有雄才大略;孙权是一代枭雄,继承父兄遗志。
我认为除了孙权,《三国演义》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都非常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刘备是一代枭雄,但大器晚成,而有固执己见,曹操是雄才大略,统一北方为国家再次统一奠定基础。
司马氏得位不正,所以西晋很快覆灭,东晋虽然比较久,但皇帝与大臣分权明确,主暗臣强,皇帝大多当得没什么意思。
一句话,刘备曹操为人民传颂,至于司马氏天道轮回,也算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历史的戏剧性了,按理来说袁绍 曹操 刘备 董卓这是个人在人生巅峰的时候是很有机会一统天下的,但基本上都因为性格或者运气的原因没有继续创造辉煌,孙权只适合固守疆土,打天下还得是他哥哥孙策和父亲孙坚在行,司马懿之所以成功,出了比曹操 刘备年轻之外,还有只身原因,司马懿最大的本事就是忍,换句话说就是坚韧不拔,论军事能力,后期只有诸葛亮,陆逊是他的对手,论心计和野心,只有他最会伪装,他就是弱化版的曹操,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是其他人后代所不能比的,而且曹家有能力的前辈相继离世,没有人可以压制司马懿了,曹操,曹丕,曹睿之所以不杀他,一方面需要他守护大魏,一方面赌他没有反心。司马懿的成功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第一活的久。第二曹爽没有反抗就认输了。第三生了二个好儿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来聊聊这个话题,只从三国演义来说。
刘备志大心坚、重情重义,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三兄弟同甘共苦经历了无数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以说刘备的顽强是有史以来少有的。他也有弱点,汉中打败曹操后刘备自得意满了,可能曹操一直以来都是刘备头顶的大山,当有一天大山被自己搬开后,如释重负后的懈怠吧。乐极生悲,不久之后关羽就死在了东吴手里,刘备丧失理智的复仇,打破了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战略,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再来说说曹操,曹操野心大,统一天下是他的目标。刺杀董卓说明他有胆识,杀吕伯奢一家说明他多疑,这应该就是是乱世求存的本事了。重英雄,手底下笼络了大批能臣猛将。有智谋,曹操干掉了一个又一个诸侯,实力一直稳压蜀吴两国。本人一直认为曹操为三国第一人。
孙权在三国中存在感不入前两位,地理问题限制了吴国的发展,完成统一难度很大。孙权善于用情意笼络江东人才,就是咱们今天说的情商高,东吴朝堂被他经营的铁板一块,进攻不足防守倒是很高明,一个成功的守成之主。
最后来说为什么司马家会成笑到最后的人。司马家是有名的世家豪门人才济济,曹操时期打压世家,虽然用司马家的人,但是都不大用。到曹丕时期,曹家人才凋零,由于诸葛亮的步步紧逼,司马懿开始被重用,司马家的人开始迅速上位。在不断的征战中建立了无上权威,曹丕死后魏国的臣子纷纷依附与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篡位是水到渠成的,成功后改国号为晋。而蜀国吴国后期都陷入人才凋零的处境,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借助魏国强大的国力,完成了统一。
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对老百姓来说是不幸的年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赢家,全都输了。
上一篇:预计年产值4000亿,海上世界项目未来将成“烟台之窗”,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