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以前血糖高,现在不吃降血糖药也不高了,是什么原因?
血糖,胰岛素,糖尿病以前血糖高,现在不吃降血糖药也不高了,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前血糖高,现在不吃降血糖药也不高了,是什么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的印象中,总觉得“是药三分毒”,服用药物都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每当测血糖发现自己的血糖值比较低了,就总想着停药。
前段时间就有位糖友私信说了自己的情况,询问能不能停药:
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两小时在7.5-9.5mmol/L之间,每天500mg二甲双胍分两次,每周一两次轻运动,45岁,监测一段时间后发现空腹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正常,只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有点高。
专家回答:目前餐后血糖仍高,我们的建议还是暂时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先不要停药,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如果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半年以上,餐后血糖仍然不达标,还需要调整药物用量。
停不停药还是要看个人具体情况。那么,就有糖友问了,之前血糖高,现在停药后,血糖并不高了,是什么原因呢?
1、糖尿病前期
有一种原因可能是患者还处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不超过7mmol/L,饭后两小时不超过11mmol/L。
胰岛损坏很小,经过前期的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比如饮食、运动等)后,血糖稳定下来了。
但我们要知道,糖尿病目前是无法痊愈的,糖友们停药后还是要定期监测血糖、做体检,控制好饮食,积极锻炼身体,避免高血糖卷土重来。
2、体重超重后减肥了
有些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如果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方式减重了,血糖也是会降下来的。
3、“假性”糖尿病
还有的高血糖是药物、其它疾病引起的,停药过后或是其它疾病治愈后,高血糖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激素、肝功能障碍、感染等,都会造成血糖升高。
总而言之,造成高血糖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糖尿病,也有可能是其它疾病,而血糖降下来了,也有很多原因。
如果确诊糖尿病后,糖友们想停药,还是要等血糖值降下来、稳定一段时间后去咨询自己的医师,千万别自行停药,以免功亏一篑。
最后,祝身体健康!
有任何健康管理或是糖尿病方面的疑问,可以直接私信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降糖难度会逐渐增大,降糖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与升级。但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停用降糖药也可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不同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原因不一样,多数患者由高热量饮食、静坐少动、超重或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部分患者发病则与免疫异常、遗传或基因突变有关,部分患者还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特殊药物或化学品等。但无论由什么原因引起,血糖升高的机制基本相同:胰岛素调控血糖的能力下降和(或)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诊断糖尿病后,若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较好,可先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改善机体调控血糖的能力,有机会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若机体分泌胰岛的能力较差,或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则应启动药物降糖,部分患者使用口服药即可控制血糖达标,部分患者则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
可能部分朋友会问,使用胰岛素控糖的患者,是否病情均重于使用口服药的患者?不一定。一般而言,糖尿病的治疗为阶梯递增式,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控制血糖,使用降糖药的种类,可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可由一种向三种递增,使用三种降糖药数月后,依然无法控制血糖达标时,则需要每日注射三至四次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由于口服降糖药服用方面,注射胰岛素操作麻烦,从口服药到胰岛素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因此多数朋友认为需要使用胰岛素控糖的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实则不然,人体主要依靠胰岛素降血糖,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时,则需要给予外源性胰岛素控糖,但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却可停用降糖药,使用非药物治疗方式控制血糖,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高血糖具有损伤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胰岛β细胞受损后,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会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升高的血糖又可加重胰岛β细胞损伤,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是降血糖最快的物质,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以后,可迅速控制血糖达标,减轻高血糖毒性,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重塑机体分泌胰岛素的时相,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或提高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此时部分患者无需使用降糖药,可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即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进入临床缓解期。虽然这一方法可使糖尿病患者脱离药物治疗,但并非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可达到预期目的,同时,该方案中的胰岛素治疗也并非每日注射一两次即可,而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一般而言,该方案适用于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的患者,但也可用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下降等高血糖症状显著的患者,或空腹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0%的患者。相关研究发现,上述几类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3周后,近50%的患者可获得1年以上的临床缓解期,即脱离药物治疗,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但并非所有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均可达到临床缓解的预期,患病时间较短、诊断糖尿病时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对较低的患者,经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的几率更大。
常见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有三种:①基础-餐时胰岛素,睡前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三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即大家所熟悉的三短一长,较为常用;②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这种方式最接近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但费用较高,且对医护人员技术要求较高;③每日注射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该方案在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方面稍逊于前两种方案。不同的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但并非有所患者均适合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人或发生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初始治疗时需慎重选择,否则可能会频发低血糖,不利于病情的控制;预期寿命较短、已经并发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疾病的患者,由于可适当放宽控糖目标,因此初始治疗时也需慎重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