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洋松可以在院子里养吗?
南洋,植株,放在南洋松可以在院子里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南洋松可以在院子里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南洋松作为盆景,是可以在院子里养护的。不过要摆放在湿润或半干燥的地段,还要选择采光较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它的生长需求。在冬季的时候,有些地方要有一定保温条件,因为南洋松不耐寒。比如北方冬天多遇下雪天气,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来助它生长,而南方以南的地区就不需要特别的养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洋杉为高大的常绿针叶树乔木,这种植物在现代的代表是智利松。原产澳大利亚诺和克岛,它的名称繁多,按属地称谓有英杉、澳杉、诺和克杉、南洋杉。按叶称谓有异叶南洋杉、小叶南洋杉、美丽南洋杉,按形态称有塔式南洋杉、海南南洋杉等。我国引进有肯氏南洋杉和诺和克南洋杉等品种,肯氏南洋杉主干直立整树呈塔型,枝轮生水平伸出,轮距均匀、层次分明,无剌,外观端驻。为观叶植物上品,多为盆栽。而诺和克杉为园林观赏佳品,地栽可达30米以上高度,喜温暖和阳光,既能忍受40℃高温,也能耐得零下5℃的低温,可在北纬27℃线左右露地生存(诺和克岛位于南
盆土 盆栽南洋杉应选用呈微酸性且通透性较好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田园土、细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后经消毒使用。 光照 南洋杉喜光,但怕强光,夏季应遮去中午的阳光,以免灼伤叶片,春秋两季不需遮阴,冬季在室内应放置于光照充足处。在室内阴处摆放应每半个月更换一次,否则易使植株生长衰退。 温度 南洋杉喜温暖环境,冬季室温应不低10℃,最好能保持在15℃至25℃之间,若温度长期低于10℃易遭受冻害,夏季高温季节应经常喷水增湿降温,春季在谷雨节后方可出室,秋季10月初入室。 浇水 南洋杉喜湿润环境,但不耐积水,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夏季因蒸发量较大,可适当多浇水,雨天需防雨淋,冬季要控制浇水,以防水大烂根。 施肥 给南洋杉施肥,可在其生长期每月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液肥,如过多施用氮肥易使植株徒长,不利于观赏和在室内摆放。 换盆 南洋杉每两年换一次盆,应于春季出室后进行,可视植株生长情况换大一号的盆,在盆底放几片马蹄片做基肥,添加适量新土浇一次透水后放置于遮阴处,一周后进入正常管理。 纬27℃)。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洋松一般做为盆景用,应该在院子里养,河南以南地区不需要特别的养护。而北方入冬最好盆栽移到屋内,南洋松不耐寒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建议在屋里养喜光的植物,除非你有个大露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
南洋杉如何养南洋杉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对温度要求不严,但长江以北地区不露地越冬。光照管理: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南洋杉春、夏、秋三季 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