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教初三历史课外书谁能推荐下啊?孩子马上初三,初二期末感觉考的不错,结果不及格?
历史,孩子,时间人教初三历史课外书谁能推荐下啊?孩子马上初三,初二期末感觉考的不错,结果不及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可以买一本教辅资料,将资料上面的归纳与自己的归纳进行比较。再对自己的归纳进行补充。
第三、做题。买一本本地的历年中考题来做,把握考试方向。也可以买中考模拟卷做。
做错的题要用笔做上着重记号。除了看答案之外,一定要去看书,看对应的知识课本上怎么讲。
第四、做完几套中考题之后,再回头读课本,并归纳知识点。读完之后,再画一个时间轴,这时往时间里填知识考点。就是每一个时间段里发生了哪些事件是经常考的,简单写出来。
第五、尝试模拟中考题的方式,自己出一套中考试卷。涉及到知识考查范围、重点知识的分值与分布、知识难易的排布顺序、题目陷阱在哪里、给出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等。
02 培养历史素养的方法
任何学科的专业知识素养都是一个长期阅读与思考的积累过程。历史素养,就是要懂得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历史,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方法论;一是思想观。
方法论是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历史。如考据、统计、不同地域和时间的历史比较,或者从某一个专业入手,如历史政治演变、历史农业发展、历史哲学思想演变等等。
思想观是指用什么价值观去看待历史,如唯物观、某种哲学派系的观点、普通大众的哲学观还是精英哲学观等。
当然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层次,也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要有这个学习意识,即: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一是阅读历史类书籍的时候,除了读历史故事书之外,还要读一些历史评价与历史研究的书籍,这样可以逐步构建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思想。二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要有意识去思考,书中的历史事件原当时以及后来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涉及到什么思想等。
一、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从通俗读本入手,但不能读瞎编乱造的那些野史。推荐四本,一是《少年读史记》共五册,是台湾张嘉骅根据《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编写的。二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著的《读史有智慧》,讲历史人物和事件故事中的智慧,比第一本有深度。三是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也值得一读。四是世界史可读安娜.乔娜斯《400张图看世界史》。
二、了解历史的专业书
这些推荐的是写得比较具有可读性的书,不那么枯燥。
中国史:
张荫麟《中国通史》、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840~1926》、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若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则《资治通鉴》不可不读。
世界史:
汪为华《一口气读完欧洲史》、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若要深入了解世界历史,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不可不读。
两个建议:一是上面这些书选择两本买来读,读出兴趣来了再买其他的。二是阅读时建议做读书笔记或者写读书心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想让推荐一下人教版初三历史课外书,其实,课外的历史书或文学类书读后并不能提高历史成绩。孩子初二成绩还可以,但历史学科不及格,应该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不当。我给题主以下建议:
1、买两本初三历史辅导资料类书,做与初三历史课本配套的基础训练类书。
每年都有关于中招历史复习的资料类图书,建议学生根据老师的推荐,买两本诸如历史中考秘诀、历史复习大全,开卷考试的,买本历史考场速查即可。与课本配套的基础训练类书也要买一本。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成绩不及格,多数与对历史学科没兴趣有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从搜集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做起,多引导、多激发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
3、多看课本。
让学生每天都要抽时间看课本,不要想着是在看书,可以把它当作故事,当故事看有趣味性,不知不觉中东西就记住了。
4、上课时多记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尤其是考点。
凡是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考点,都要着重记忆,什么地方考试几率小或者不考试,就当作识记部分,了解一下,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5、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复习之前,先把教材系统认真地看一遍,包括课文的正文、注释、插图、大事年表等。注意前后朕系、中外联系,把同一时期的事件归纳在一起。这样做,大脑中会形成一个整块的历史轮廓。然后再做本课或本节的练习题。
6、学会考试答题。
答题一定要让学生读懂题目,明确题目的意图,考的是哪部分的知识点,不要盲目做答。
做选择题时,要找背景、定史实,明确问题;看是否、删无关,全面准确。
做材料题时,一要明确步骤:先看问题再读材料,这样就有的放矢。读问题一定要把问题读准,学会分析读题,分折到点,逐点作答;读材料时一定要读全,段、句、标点符号、关键词、出处、题头都要认真读。二要明确设问形式:一般有三类,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类,直接用课本知识回答即可,根据材料作答的,要依据材料,围绕问题,分析作答,依据材料结合实际作答的,要围绕材料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作答。
总之,提高历史成绩要多读多背,掌握方法,围绕问题,按要点作答。
欢迎关注、点赞。也感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三国演义》和《春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