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教初三历史课外书谁能推荐下啊?孩子马上初三,初二期末感觉考的不错,结果不及格?
历史,孩子,时间人教初三历史课外书谁能推荐下啊?孩子马上初三,初二期末感觉考的不错,结果不及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合初中生读的课外历史书很多,初中阶段学生对学习历史是很感兴趣的,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们,有利于他们拓宽自己知识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给孩子推荐历史书的时候要有知识层面,也要有故事兴趣孩子们才喜欢看。
下面就推荐几本适合孩子看的校外历史书:
一、《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用最精美优质的图片,展现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恢弘浩大的神奇、梦幻的历史,让读者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穿越时空,一起去重温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更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创造的辉煌成果。
二、《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是一部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共计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讲,这部书也是一本成语故事集。
三、《世界小史》,这本书用简洁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说出了光辉灿烂而暗夜茫茫的文明进程,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不屈不挠的追求。
四、《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这套书是要让中学生读者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文化的辉煌历史和发展的优良传统,所以也是中学生应该看的一套书。
五、《少年读史记》, 这一套书是台湾著名作家张家华精选《史记》中的人物编写的,该书语言生动,文字流畅,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这本书也让孩子们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六、《中国小通史》
七,《 中国历史小丛书》等书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推荐你小孩看历史课外书,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任继愈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林汉达著《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几本书对他有帮助。初中阶段对历史的兴趣仍然很浓厚。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选取历史书籍的时候要经过筛选,既要有趣,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
学好历史要具备如下几点:
一、上课之前要预习一遍
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今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先预习,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间就能够跟上思路,也能够加深印象。
二、上课做好笔记
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一些重要内容,要做好笔记,学会总结归纳。老师会提醒那些是考点。
三、课后整理
课本上的一些重要内容,用一个单独的笔记本做历史记录,在课题整理一遍,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笔记上的内容了。
四、学会思考,融会贯通
在上课的时候,要学会思考,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够融会贯通。考试题型大概是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这几个模块,在上课的时候,你可以猜测下今天讲的应该会出现在哪个模块里。
按上面几条的要求来做了,只要努力学习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来。祝他学习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中学学习包括两个层次的学习:第一是提高成绩;第二是提高知识素养。提高学习成绩是较低层次的学习,提高知识素养是更高层次的学习。第二个层次是可以兼容第一个层次的,如果知识素养高,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差。但反过来,成绩好,知识素养并不一定高。
从学习的本质上讲,我们都是希望达到第二层次的。但问题在于,对于中学生而言,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肯定是先顾成绩。而培养知识素养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从培养知识素养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往往在短时间内并不能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成绩,我们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达到短时间内提高的效果。
由于提高知识素养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也可以两者兼顾。就是在先保证提高成绩的同时,辅助性地提高知识素养。
01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
历史相对其它学科来说,其特点是记忆量较大,理解层次相对浅。中学阶段的历史考试几乎都是考查记忆内容,包括历史大题中的历史事件原因分析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都是如此,只要记住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得高分。
历史知识的记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二是事件和人物。
自己构建知识:
第一、构建历史框架
教材的编写是按时间顺序。我们可以先将课本目录自己在笔记本上做一个框架,画成时间轴。不同的历史段各画一个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
第二、填充历史事件
在自己画的时间轴上写出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主要人物。
第三、历史事件分析
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下面,写出事件的成因和意义。这个要求自己用简捷的一、两个词归纳出来。
记忆技巧:
第一、记忆时间顺序时,要算一下不同事件之间的时间跨度,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第二、把历史朝代与时间对应起来记,把朝代顺序记住,这个比时间要好记一些。
第三、自己尝试画历史地图,把主要历史事件标注在地图中。不要精确,只要有一个大致的方位就可以了。这本质上是构建自己的记忆规则。
第四、多画几遍时间轴。第一遍可以看课本画,第二遍自己不看课本独立画出来,再画第三遍进行反思,看有没有要补充或改进的地方。
其他配套学习法:
注意,上面讲的画时间轴只是帮助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从而理解知识的逻辑,加快学习进度,把握答题方向。但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精细化呈现,有很多的遗漏之处。但这个方法却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遗漏之处只能再用另外的方法来补充。
第一、细读课本,做重点标记。这个细读课本,要求对课本逐字逐句读,除了正文之外,课本上补充的小字也要读。并且边读边思考,哪些知识是平时做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做上标记。然后再分章节细节归纳知识点,这是与画时间轴互补的两种归纳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