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的老师该怎么管理学生?
学生,老师,孩子现在的老师该怎么管理学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二十年后打老师到日照五莲的老师因为管教学生被停职,一件件发人深省的案例无不触动着每一个当老师的那一颗本就颤颤巍巍的小心脏,当个老师提心吊胆的,你说容易吗?说到管理学生,你说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教出来的所有孩子都能成名成才,那样我们的脸上是不是也有光彩,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提到管理,我觉得面对近期发生的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我们作为老师务必要不断的调整、反思、革新自己的教育管理思路,在重点抓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孩子的特点,不断调整学生管理思路,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建议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务必要强化因材施教!
现在的孩子与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有太多的不同,比如至少有以下几点差异:
1、现在的孩子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活跃;
2、现在的孩子更加的不拘小节,更加的活泼好动;
3、现在的孩子表现欲更强,希望更多的被认同;
4、现在的孩子民主意识更浓厚,平等权利的诉求更加强烈;
5、现在的孩子更加注重自尊和个人隐私!
哪怕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我们都能发现他们的思路与思考问题的方式跟我们那个时候有太多的不同,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更加的宽广,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研究的更加的深刻,甚至很多时候,在某些专业领域,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会比老师差多少,这都很正常!面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作为老师必须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变满堂灌为探讨交流,变填鸭式教学为头脑风暴,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权和参与意识,充分燃烧他们的卡路里,让他们感觉我们的课堂有趣,只有互动才能消除他们过于旺盛的精力而产生的精力不集中、课上坐不住等问题!一味的用纪律约束,用语言或惩戒去惩罚,效果不会长久!
二、万马齐过独木桥的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未来学习成绩有很大可能不再是衡量学生的主要评价标准,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和对待每个学生!
近期教育部的义务教育改革举措密集发布,不管是对教育教学模式,还是对于中高考的要求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改革,这些改革举措非常旗帜鲜明的告诉我们未来教育教学需要进行大变革,大手术,如果我们还是以过去那种唯成绩论的思想去看待教学,去看待学生,那很可能未来我们会跟不上新的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趋势!
在这种新的教育思路的指引下,我们必须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教学,重新去审视我们的学生,要学会以全面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说法,未来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标准不是看他做多少难题怪题,而是看他知识的广度和宽度,也就是说再像以前一样去研究过难过偏的问题来显示自己教学技艺高超的年代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更多的是要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比如说:
1、数学不光是会做题,而是要把学到的理论跟日常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把数学理论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吃穿住用行等等各方面,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语文会继续成为高考的核心学科,不是让孩子去死记硬背什么文化常识,而是让孩子们能够拓宽知识面,不仅了解唐诗宋词的美,更能深入到唐诗宋词的意境当中,去进行解读和品味当时诗人写下这首诗的豪迈情怀和历史背景;不光能写作文,还能做到见解独到、思路清晰,解决问题有办法,面对家国有情怀,旁征博引、一气呵成!
3、英语不是死记硬背语法和单词,而是要成为未来行走世界的工具,能借助英语实现交流、学习、表达的实际需求!
4、加大体育、美术、音乐等等在之前被遗忘在角落的所谓副科的重视力度,杜绝培养学习的机器和书呆子,而是让孩子都能真正的徜徉书海当中,却仍能留有一份淡雅豪情,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能舞文弄墨吹拉弹唱!
现在的老师怎么管理,我觉得是由现在的学生决定的,在遵循大的政策要求的大前提下,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避免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教育思维,从孩子当中来,到孩子当中去,跟孩子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喜好,让教与学融合为一体,让我们的教更有针对性,让孩子们的学更有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师管理学生越来越难,但总的来说,还应该以严为主,以宽为辅。
1.以严为主
严格按照制度管理学生,一视同仁。学生在纪律的约束下,渐渐形成一种意识,有利于班级管理,也利于学生成长。
2.以宽为辅
任何事都是宽严相济的,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班级可以搞一些活动,增进班级凝聚力,可以以宽松的方式进行。
宽严相济,宽严得体,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我的观点,您赞同吗?欢迎留言,欢迎评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这样理解的,基本约束是要有的,但不能不人性化,过度啥都不好,别说是教育,任何事都是正好最好,那如何做到正好呢?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智慧,需要方法
教师管理学生一定把爱放在第一位,真正的爱他们,像自己孩子一样,但爱不是溺爱,无原则无尺度,而是智慧与方法结合,比如先制定可执行的班规,小小惩罚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还不触犯对孩子保护政策的红线,违反了就用班规说话,比如惩罚值日,背诗,演讲表演,写检讨,写一遍定义等,但不能次数字数过多,完成时间控制在20分以内,如果你的惩罚孩子需要好几个小时也写不完,干不完,那不是属于变相体罚吗?
现在孩子可会琢磨老师,还有就是自以为聪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差,所以尽量不要和孩子肢体接触,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谈话方式和处理矛盾方法不同,比如,孩子敏感,爱面子,执拗,脾气暴躁的孩子,你还真不能发现问题在班级面前点名道性,直击问题,容易造成场面失控,应该私聊,而且谈心为主,让他冷静,自我反思,教师也在观察孩子状态中选择恰当方式做好沟通和点错
上一篇:农村1级残疾每月补贴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