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和游戏,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让儿童顺应天性是放纵他们…,你认同吗?
孩子,天性,儿童儿童的天性就是玩和游戏,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让儿童顺应天性是放纵他们…,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关于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认为没有事情是完美的,应试教育一定也是有弊也有利。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扼杀,看到他们渐渐失去了童真童趣,却会发现他们缜密的罗辑思维和辩证思考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他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背出自己不理解的古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丰富他们终将理解这些词句,他们会更有体会。以及数学、代数、几何,当他们在看似枯燥的习题练习中摸清门路,他们才能体会到数学之美。不懂物理,就会对生活中诸多现象有困惑,不懂生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无异于盲人,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植物和动物世界深层一点的东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试教育帮我们选了许多书,但是无法帮我们走更远的路。
每个人都可以保持终身学习终生成长,无论有没有应试教育。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楼主,你好,下面是我的观点,也期待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
1、顺应天性≠放纵孩子
大多数人认为让孩子顺应天性是放纵他们,是因为对顺应天性四个字的理解出现偏差,有的人会认为顺应天性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这种干的父母的确是在放纵孩子,这样的孩以自我为中心,毫无规矩可言,未来长大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
顺应天性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我家小宝目前一岁三个月,最近经常把东西扔地上,我捡起来,她会继续扔,反复如此,这个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她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有权利的。我们作为家长要正确看待这种“不良行为”!
顺应天性应该是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我们家大宝3岁多,刚去到陌生环境会显得羞涩,不过渐渐熟悉了就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了,刚开始我希望孩子能够快速融入陌生环境,最后我发现到陌生场合她都是这样的,渐渐接纳了,我们隔壁邻居家的小女孩就是很外向的,简直是个“女汉子”,去到陌生场合没有怯场感,一下就融入了,到我家跳上跳下,完全当自己家!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却是最好的朋友,特别喜欢一起玩。
作为父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的性格,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2、玩和游戏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
大多数成人理解的学习是看书,上课,做作业……不过对于孩子而言,玩和游戏是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所以家长考虑的不是孩子贪玩怎么办,而是考虑怎么玩,玩什么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游戏力》这本书。
3、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孩子不只是学校(应试教育)的责任
要培来社会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合作的结果,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应试教育是站在国家角度设置,整个教育体制是选拔机制,而不是培养,国家要筛选出精英来管理国家,至于他来自哪个家庭并不在乎,所以关于孩子培养的问题家庭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对家庭而言,孩子是你的一切,配合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合作起来,而不是把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没有付出,决不可能有收获,这个教育当然不应试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培养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玩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没有哪个儿童不喜欢玩,没有哪个儿童不喜欢游戏。“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以说,没有充分享受玩的乐趣,没能真正感受游戏无穷魅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儿童要玩,要尽情地玩。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期,尽情地玩耍,与小朋友在一起,会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保有童真童趣,对孩子自信阳光,富有情趣的品质形成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顺应孩子天性不等于放纵孩子。儿童的玩与游戏是应该有规则的,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儿童终究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玩”与“游戏”只是一种方式(手段),在玩与游戏中去增长知识,明确人生的目标,自小在心灵中播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只有这一样,儿童才能够健康地成根,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毕业2年的从业两年的身份回答。
楼主问题其实就一个问题,是否支持\"应试教育\"。我觉得\"应试教育\"有\"必要性\",\"及格\"就行。而\"做人\"我没觉得\"应试教育\"帮助了多少。还是看家长选择吧,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家庭规范观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