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马谡,纸上谈兵,街亭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历史上出名的纸上谈兵人物都有哪些?为什么他们的才华会有这样的缺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最典型的就是赵括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就是讲的赵括。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赵奢本身也是一代名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赵括自然在也是对军事很是熟悉,常常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而且博采众长,说的都头头是道。
就当长平之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秦军进退维谷之际,秦军散播出谣言,说就怕赵括,离间赵王和廉颇。因为战事久拖不决,赵王也想早点结束战争。因为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拿他也没有一点办法。最后赵王撤下廉颇,启用了赵括。
赵括的母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他告诉赵王自己的儿子,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公子哥,并没有担当将帅的才能。若是用他作将领,赵国将会有大灾难。赵王还是坚持用赵括。赵括的母亲一看躲不过去了,他就告诉赵王,这样吧,你若是非用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必须要提前立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就是,如果赵括打了什么败仗,不能株连到我。赵王答应了赵括的母亲。
结果赵括当上了赵军的主将。这下可好,秦军高兴了,秦国人知道,赵括是个新上任的将领,他是急迫的想立功,来表现自己的。所以,秦国人料定了赵括只要一上任,肯定可以发动攻击的。赵括果然率领赵军发动了进攻,这正好中了白起的下怀,白起分兵两路。一路去断赵国的军粮,另一路把赵军给截成两段,让他们首尾不能呼应。赵军被秦军包围了,赵括命令手下几次突围,都是没有任何进展赵国想突破他们的防护线真的是太难了。最后赵军断粮,赵括带着敢死队突围,然后被秦军斩杀。赵括一死,剩下的赵军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赵军给坑杀了,只留下了两百多个未成年人,让他们去给国君报信。
长平之战损失了赵国的整个精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了,最后只能任人宰割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说起来头头是道,就连父亲也论不过他。赵国在与秦国的交战中,因为三年的守战一直处于下风,加上国内供需极为紧张,就换上了赵括,他只会照搬书上的理论,不知灵活变通,导致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就是纸上谈兵的危害。近代比较出名的就是李德,就是五次反围剿的军事顾问,照搬硬套的采取苏联的模式,一味的攻取大城市,却忽略了工人力量的对比,敌人强大等因素,造成了反围剿的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著名的还有一个就是马谡,诸葛亮知道马谡饱含理论,以为像自己一样可以运筹帷幄,但马谡败给了自己的高傲自大,不可一世,急于求成,诸葛亮后来也追悔莫及,丢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纸上谈兵更多的是一种教条主义,历史上那些读兵书出山却能成功的人从不缺少,孙膑 庞涓,之前什么时候上过战场?为什么他们一出山能被重用且能在战场指挥有度?因为他们真的是读透了书上的真理,兵者,诡道也。按兵书上案例打仗,别人没读过兵书吗,在古代战场,按兵书上行军布阵,简直是送死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
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然后诸葛亮将马谡斩首示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只有去生活中验证,才能属于自己真正的知识。掌握了书上的知识,而不懂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的改变而改变,就属于书呆子了。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真知,这就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老婆和我离婚时哭着让我和她离婚,难道外面有人吗?还是有苦衷,这样子可以挽回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