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王伐纣真的是一次“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吗?典籍上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佐证?
纣王,的人,部族武王伐纣真的是一次“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吗?典籍上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佐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祭台下(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封神台)西周武士将纣王的一百名幸臣用斧钺砍断手脚,任由他们在血水里翻滚挣扎。同时送上祭坛的还有在牧野战场上顽抗的武将、殷商的四十名族长,他们也被剥光衣服扔进了沸水翻滚的大鼎中,基本承袭了商代的人殉行为。
也许哀嚎声越大,挣扎翻滚的越剧烈,就能够说明奉献给上帝的祭礼越丰盛吧。
▲活人祭祀剧照
接下来是盛大的献俘仪式,武王身穿天子之服,在音乐声中走上祭坛,向上帝和祖先之灵汇报灭商过程。太师姜尚背着悬挂商王纣首级的白旗和悬挂纣王两个妻子首级的红旗,以及战场斩获的阵亡商军耳朵进入周庙,并堆放在巨大的柴堆之上焚烧,各种生的、熟的人牲躯体被抬上祭坛,正式奉献给上帝和周人列祖列宗。
上述仪式并非周人的传统习俗,有可能是姬发姜子牙根据在朝歌的经历而依葫芦画瓢的做法,笔者理解为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性行为。
然而这已经是前任天子帝辛的头颅第三次被回收利用了,祭坛上的画面有些难以想象的恐怖和诡异。
西岐翦商就是一次成功的改朝换代,西周掌握了话语权,自然是自己说了算
商周的战争其实是文明之间的战争
虽然大家都是黄帝后裔,但鉴于上古落后的交通和逐渐稀薄的血缘联系,两千年的分家导致这两个分支的文化的区别比欧洲诸国的区别还要大。
而西岐部落的祖先则从中原进入了蛮夷的世界,几乎已经不分彼此了,后来迁居关中之后方慢慢进入半牧半耕的状态。跟他们自夸的农业始祖民族不同,考古发掘发现这个时期关中渭河流域的文明形态大同小异且非常落后,他们还在使用磨制石器作为主要农具,粗糙的灰陶则是居家必备,人口规模也都不过几千或万余人,靠种植谷子、高粱和饲养牛羊生活。仅有的一点奢侈品如玉器和铜器很可能是外地输入的上层贵族专属,可以说还处在石器时代。
总之,人口大数百万之多且具备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殷商则完全可以对他们实施降维打击,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对手完全不值得尊重和重视,也没有征服的必要。
从文化上而言,西周也喜欢占卜,甚至演绎出后世风水家、卦师以及街头骗子饭碗的文王六十四卦。但更多时候他们并非如此,摆脱蒙昧之后的西周则选择用天命来解释政权合法性。他们从商之代夏和周之代商中吸取教训,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的重要性并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强调两者同等重要的地位。此举意味着“上天”的本质是“爱民”的,而非商代诸神喜欢人牲的嗜血形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结语:毕竟是历史的进步
成王败寇的铁律赋予了周人书写历史的权利,而除了考古发现的甲骨片和青铜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殷商的宗教、文化等许多东西。其实汤武革命是否是正义之举其实并不重要,至少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是毫无关联了。
孟子好像没说错什么,不管是虚无缥缈的“禅让”,还是“有德之君”的改朝换代行为本质确实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任何改超换代都是基于利益的权谋和战争,绝非什么民众的选择。自古以来上位者的意志绝不会因为底层的反对而搁浅,更不会因为读书人几句不识时务的废话而放弃。历史的进程就是在不断的阴谋、阳谋和血腥当中顽强推进,一切的不愉快都会被时间抹平,而伯夷叔齐则是这灰暗背景下仅有的一丝亮色罢了。
然而,商周的交替毕竟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好鬼神的商代到周公的“敬天保民”思想,历史的天空上终于有了一丝依稀可见的人文色彩。
但是,用“以至仁伐至不仁”来总结这场战争貌似并不恰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故事非常能勾动人心,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衰败落后,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人物的荒诞无稽,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繁荣盛世和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但是历史有时就一定是以真实面目浮现我们眼前吗?然而并不是的。武王兵不血刃的伐纣,就引起了争议。虽然现在出现了许多的关于此的神话剧,但是这些并不是历史的呈现的真相,只是史官美化而来的。毕竟纣王虽然残暴,但是他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
纣王给我们第一感觉就是残暴昏庸,沉迷美色,但是他能坐上王位,就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和手段的。在《封神演义》中,纣王的残暴是有目共睹的,他沉迷美色时还不务朝政,但是纣王在位时,商朝是当时中原占地面积最广的一个国家,它有着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力也是比其他地域发达,在当时还有着领先其他部落的技术,可谓是非常的富裕,也由此认为武王伐纣时的兵不血刃是不真实的。毕竟在敌我并不悬殊的情况下,要想兵不血刃是不现实的。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的情况下,纣王荒淫无道,在他的残暴统治下,人们都苦不堪言。于是周武王打着讨伐纣王的口号,向纣王发起了进攻。在牧野一战中,周武王得了民心,导致纣王的部下都纷纷倒戈向周武王,这就使得周武还没开战就赢得了胜利。战败后,纣王逃到鹿台,由于种种原因,纣王引火自焚,最终灰飞烟灭,从此,商王朝也随之走向了灭亡,周武王结束了纣王的残暴统治,开始了心朝代。但如果研究历史的人们能心细的阅读这段史料的话,就会有一个疑问。头脑四肢都发达的纣王怎么会还没开打,就已经败北了。即使周武王得了民心,也始终都会有忠心的人吧,不至于输的如此惨烈。
慢慢的走进历史,一些相矛盾的材料就会呈现眼前。翻阅一些野史,也会发现一些周武王伐纣的踪迹,虽然只是一点点记载,但也会勾起研究者的疑惑了。毕竟,野史所写为,周武王伐纣时,曾悄悄混入纣王的营地,趁其不备,取下了纣王的首级,然后又悄悄的回到自己的营地,并将纣王的首级挂在了城墙,让纣王的部队清晰地看到他们的统领已亡。这一举动让纣王的手下纷纷放下了武器。毕竟在没有统领的情况下,就不会有一个好的作战策略,也不容易聚集军心,军心动荡,拿什么来和周武王对抗?这一记载和前面所提到的灰飞烟灭就相矛盾了,因为已经化为尘埃的东西,又怎么会存在于城墙上。
从其他地方又可以了解到,周武王伐纣时,并不是所谓的得了民心,就还未开战就赢得了胜利。周武王和纣王双方之间曾经历了一场血战,画面之壮观、之惨烈。只是,在这一场战争之后,纣王出现了意外,导致周武王有机可乘,从而赢得了胜利,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国度。仔细想想也是,在当时,纣王并不弱小,相反有着发达的头脑和四肢,况且商纣王和周武王都在伯仲之间,纣王怎么会还未开战就已经败北而亡呢?由此,呈现在史料中周武王的神圣光环也并不是如此的神圣,而是由史官们美化了而呈现出了兵不血刃的丰功伟绩。
上一篇:新鲜野生灵芝可以泡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