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底怎么理解?
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底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孕育了万物,所以乾、坤两卦成为《周易》的开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周易》第一卦乾卦的大象。
天空最主要就是云行雨施。天空空无所有,所以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质,就会掉下来。天上有云有雨,云雨要动,也就是说天要运行,否则空气不流通,天气凝固,草木也很难生长。所以,天空中的云要行,雨要施,叫做天行。
“健”不只是刚而已,还要持久,才叫健。一个人很刚,很容易被折断的,持久地运行叫作天行健。我们看到太阳持久地,不停地东升西落,空气不停地流动,有时候有云,有时候有雾,有时候下雨。我们就觉得,要做一个君子,就应该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君子,在古代本有国之君子的意思,因从小便受到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个人修养堪称楷模。因此,“君子”一词被引申为德才出众之人的统称。
要成为一个德才出众的人,就应该像天一样运行不息,刚劲雄健,不屈不挠,自觉地奋发向上,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松懈,永不停息。
《周易》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乾道自强不息,坤道厚德以载物。
记得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易经的智慧》时说,把乾卦解释得最精彩的是孔子,把坤卦讲得最精妙的是老子,中国人最大的遗憾是把儒家跟道家分开来看。
儒家比较偏重乾卦的发挥,道家比较重坤卦的使用。道家的以柔克刚、不敢为天下先,都在讲坤卦,在讲“地势坤,厚德以载物”。
人活着,如果始终是儒家的刚健、自强不息,恐怕也活得不快乐。那样太紧张了,一定要用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调适。
常常说做人要能屈能伸,这个能屈的部分就是坤,能伸的部分就是乾。天乾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只要有机会就要抓住,只要有能量就要发挥。
可是当环境不许可的时候,当你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那就要像地坤一样逆来顺受。
所以,我们老是讲一句很矛盾的话——自强不息,逆来顺受,合起来就叫作能屈能伸。
做人能屈能伸,刚柔并济,内方外圆是很不容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这是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道,是自然规律,遵守自然的规律才能取得人生的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问我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因为天很坚强劲健,人应该像他一样坚强。
其实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类经典古句是很难详细解释的,从古到今也有很多种的诠释,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体味和解读。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时时也用它来提醒自己,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包容心,要坚强不息,不要轻易放弃……
这句话出自《周易》。
《周易》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意思: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矣,乾。乾,健也。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人还要学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包容万物之胸怀,厚德载物,孕育万物 就是胸怀,气度。
希望我的回答你会喜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请大家看,这里说的是天、地、人这三才之间的关系。老子的《道德经》也写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你们看,这里,老子也把人和道、天、地相提并论,突出其重要性。《道德经》还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明了他们之间的效法的关系。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人效法天、地之道的具体内容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正是人应该效法天的运行,勇猛刚毅,不断精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