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李约瑟为何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
道教,道家,鲁迅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李约瑟为何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李约瑟为何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着丰富深广的文化和思想内涵。道教最初发源由崇拜黄帝以及原古神明而来,春秋时期形成方仙道,主要是修炼长生、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之一,即为道家,做为一家学说学派,以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为核心发展到了哲学高度,后世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黄老学说,并称老庄,道家“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斗争,清静无为”的思想得以确立,并坚持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关系。西汉初期,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和推崇,成为“文景之治”的重要创造因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黄老道家走出政治信仰,转向民间,称为黄老道,道教正式形成,并兼容了孔孟儒家思想,吸纳了墨家兼爱互助、科技方术等思想文化,《易经》成为道教基本经典之一。后世虽不断有执政者信奉道教,特别是唐朝李世民以“老子后裔”自居而奉道教为国教,并对道教做一些改革,但是做为宗教,道教的发展基本是在民间的。道教一方面推崇神明之道,降鬼除妖,和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推崇阴阳五行,测卦算卜,把辩证法引入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另一面推崇科学技术,诸如鲁班技艺、医学药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等。特别是在医学方面的贡献是堪称卓绝的,道教的“旗帜”也是济世救人,道家的药物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辩证法直接产生和推动了我国医学药学和中医诊疗学的发展,古代医者大多为道家出身,以悬壶济世为业,华陀、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历史上知名的医学药学家都是道教人士,李时珍离了道家思想也不会有《本草纲目》巨著。
大致了解了道家思想和发展历程之后,小编提出的“为什么鲁迅批斗道家思想,李约瑟却对道家文化情有独钟?”的问题就不难解答了。
鲁迅对道教的态度是暧昧的,对道家思想的否定却是明朗的。他批评道家思想的话见于一些书信来往中的只言片语,也曾发表了《热风》、《出关》、《起死》等作品对道家思想进行鲜明的批判。鲁迅在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鲁迅在信中直接做出了道家思想是“食人的思想”的观点,原来那句被道教人士引以为荣的话“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并非是褒扬道教,而实是从根本否定道家思想。鲁迅还说过“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吧。”可见鲁迅对道教特别是道士并无多好感。
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鲁迅要批判道家思想。在鲁迅看来,一是道家思想发展到后来已经把封建文化和儒家思想兼容并包了,和封建等级礼教融为一体,愚昧和麻木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而鲁迅就是要推翻封建礼教,建立一个民主的新秩序新制度,这自然也涵盖了道家思想。二是道家崇尚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和养生享乐和反对斗争的思想,与鲁迅的革命斗争思想和鞭策、号召一切受压迫的人民起来积极反抗的意志是格格不入的。三是道家思想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明哲保身的个人文化色彩鲜明,如无为而治是针对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政治言说,治病救人显然也是对个人而言的,还有养生修炼无不是对人们个体而言,道教只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上千年和其不与“集体”相关联不无关系,而鲁迅就要消灭消极的个人主义,发动人民大众一起投身革命。四是道教崇尚的神鬼思想(鲁迅是不明确反对佛教的,对此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特别是一些不良道士在民间借“降妖除魔”“仙符治病”“求神问卜"之名义进行迷信活动,愚弄人们,欺骗钱财,早就被鲁迅所反对和唾弃 ,扫除封建迷信是鲁迅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宗旨之一,鲁迅因此甚至连中医也不相信了,致死都是日本西医在为他诊治。鲁迅批判道家思想是出于他民主革命行动的需要,但是鲁迅也并非全盘否定道教和道家思想,鲁迅也曾说过“我们虽挂孔子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庄子)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庄子之作,莫能先也。”做为在中国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鲁迅对道教还是在内心存留有感情的。
至于李约瑟为什么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这与他的身份和从事的事业密不可分的。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曾获自然科学一等奖,曾任英国驻华科学参赞、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著有深远影响中西现代文化交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28卷以及《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科学前哨》《中国神针:针灸史及基本原理》等。1937年,鲁桂珍(后成为李约瑟妻子)等三人来到李约瑟实验室工作,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李约瑟极为震撼,从此对中国科学发生极大兴趣,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后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1942年至1946年任中国科学合作馆馆长,结识了竺可桢等许多中国科学家和学者,游历考察了中国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在研究过程中,李约瑟发现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到近代几乎都离不开道教的影子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例如:“道法自然”的法则意识,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就是自然辩证法的雏形;道教的炼丹术就是综合冶炼、化学、矿物、药学与一体的科学技术,养生学与生物学息息相关,出自于道教的大量古代医者及其在医学、药学、诊疗学方面做出的贡献基本构成了中国医学药学史;吸纳了墨家思想之后在机械、工具等科学技术发展上所做的贡献,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别于始终只服务于统治者、而不关心民间创造的儒家,道家长期以来致力服务于生产者、劳动者和他们的生产生活,使得道家思想接地气,接人气,也直接发明创造和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程。因此,李约瑟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因素支撑和主导了道教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家思想的丰富内涵极大吸引了他的关注力,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也成为了李约瑟一生放不下的重要领域。
因此说来,鲁迅对道家的批判和李约瑟对道家的兴趣,他们的对象一样而内容不同,鲁迅批判的是道家思想中一些愚昧落后的消极因素,而李约瑟关心的是道家思在科学技术上的积极因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