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你在学习书法时,悟出的用笔方式乐于分享出来使大家一起得益吗?
书法,笔法,不同当你在学习书法时,悟出的用笔方式乐于分享出来使大家一起得益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你在学习书法时,悟出的用笔方式乐于分享出来使大家一起得益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必要,你认为的好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是好东西。古语有云:文无第一就是这个道理。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刘煜坤居士,非常高兴收到邀请回答问题。首选,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每个人的气度和格局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做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把一些我学书法的一些感悟和技巧告诉大家,这样后来人就不会绞尽脑汁的再重复那些老路,这样对这种书法的传承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书法有几大要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笔法,也就是用笔的方法和用笔的方式,如果古人吝啬的不把笔法记录下来,我相信现代人也丕会再书法上进步很快,所以我们现代的人也要毫不吝啬的把书法的一些感悟和技巧五无私的奉献出来,这样中国书法一定会越来越好,最后祝福中国书法,以及新中国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当初学书法很是上心,因本人对书法很热情,业之余全心投入,由于本人初学,对书法线条的理解全无。每次写字总是攒上劲运笔,自己还很得意,认为运笔有力。可是每次写出来的字,自已都认为不出味很死板,但又不知问题在哪。有时找老师讨教,总是讲的一些理性的东西,也可能是老师怕伤我的热情与自尊吧。这样写颜真卿仙坛记大概三年多时间,写出的颜字骨棱棱,不得颜体外柔内剛之内涵。工作上的方便,使我有机会在书店购得钱南園颜体正气歌,使我脑洞顿开。颜体楷书有了方向,并是难得的墨跡拓本,颜体楷书渐进。由于当初写运笔按下去不知道按中有提之诀巧,没有运用软笔的弹性功能,其次,每一个字的每一笔在纸上的位置心中应先有数,也就是意在笔先之道。不疑不滞流畅运笔,久而久之,线条在流畅中见笔力。再后来,本人考虑行书的原因,又开始写魏碑的郑文公碑。书法之道也是人的修心之道,是一条漫长的路,有时百思 不得其解的症节,而一个偶然的事或物而使自已茅塞顿开,那种乐趣是局外人感受不到的。願中国的书法艺术传恒永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干古 我把练习书法如何在写行书时写出牵丝的代笔。开始的时候是写不出来的,总想写出和字帖上的牵丝一样,就是写不出来,不仅写不出来,而且牵出来的丝不象是牵丝,倒象是一笔:左右上下的一画。后来,我也特意只练习牵丝,练着练着,偶尔也能牵出来丝,慢慢的熟悉了就牵出来了。
这也就是说,熟中生巧,如何在熟中牵出来丝。必须熟知所写的字,只有字熟悉了,才能把字中要牵的丝牵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干古 我把练习书法如何在写行书时写出牵丝的代笔。开始的时候是写不出来的,总想写出和字帖上的牵丝一样,就是写不出来,不仅写不出来,而且牵出来的丝不象是牵丝,倒象是一笔:左右上下的一画。后来,我也特意只练习牵丝,练着练着,偶尔也能牵出来丝,慢慢的熟悉了就牵出来了。
这也就是说,熟中生巧,如何在熟中牵出来丝。必须熟知所写的字,只有字熟悉了,才能把字中要牵的丝牵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的用笔,都强调中锋用笔的重要性,但大家对中锋的理解,尤其在心慕手追的习书过程中,反映出千姿百态的书写现状,说明用笔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完成书写的整个动作过程。包括执笔、运笔、笔法、笔势和笔意。
首先,正确的用笔,需要正确的执笔姿势保证,“掌虚指实,悬腕运笔”,是基本要领,提按、使转和调锋自如,是基本要求。基本点画的笔法练习是掌握用笔的捷径,如古人说的“永”字八法等。
另外,篆、隶、楷、行、草,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书写规则,对用笔有着不同的要求;即是同一种书体,也有用笔上的区别。如《石门颂》和《曹全碑》的点画虽然都是中锋,但所呈现的点画状态不一样,运笔的方法也有所区别。石门颂的用笔特点是:点画笔法起伏跌宕,线条沉着而流畅,笔力遒劲而恣意。笔力不达,难学其精要。故只有达到一定的笔墨功力,在运笔书写过程当中,自然形成提按起伏、快慢、节奏变化,达到如古人说:“屋漏痕、锥画沙”之点画线条,才是石门颂的用笔。故初学用笔,不宜学石门颂,有人说,练好曹全碑,再学石门颂,好比老太吃豆腐,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如何正确使用(的,得,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