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叫龙的传人?
传人,图腾,中国中国这么多年为什么叫龙的传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以想见,他对中国龙下过一番观察功夫。
上面说的这几位传教士老兄,都晓得了龙是皇家的标配,是帝王龙,并不是国家或者全体中国人的象征。
不过,要说把专属皇上一人的龙升华为全民享有的龙——“国龙”,还得感谢一位外国人。
他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年),尽管生平未曾来过中国,但该先生朋友圈很广,很多到中国传教的兄弟,给他写信,介绍中国的情况。这些信件涵盖了中华大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从而成就了由杜赫德编纂的,于1735年面世的四大卷本的《中华帝国全志》。
该书自从出版以来,至19世纪末,都是欧洲关于中国知识的标准著作,很受大众的欢迎,并推出了多个语种的版本。这本书中明确说,龙无疑是中国人的国家象征,正如鹰之于罗马。
于是,龙是中国人的国家象征的事,就这么被硬点了。
老实说,那时的欧洲,政治尚未民主,经济尚待发展,技术有待突破,当突然发现一个有儒家民本思想治国、科举公平取士、并有一位礼贤下士的英明帝王来管理的国家时,内心没有不触动乃至崩溃的。
● 《中华帝国全志》中描绘的中国人物形象,非常端庄高大,跟后来猥琐矮小的中国人形象对比鲜明
东方的月亮比西方圆。中国的服饰、瓷器、家具乃至建筑,凡有龙图案的,都得到了欧洲人的追捧。
本来西方人视龙为凶恶不吉之物,彼时却对这个东方dragon产生了一种欣赏的美感。
● 当时流行的、用中国龙纹装饰的英国瓷器
在17-18世纪,欧洲这股“龙时尚”的拉风的程度,比今天的“星条旗”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断挨打,让龙的形象深入人心
一直到19世纪,鸦片战争之前,欧洲贵族们依然非常迷恋中国风格。
比如英国的摄政王乔治四世(George IV,1762-1830年),他把宫殿装修成中国风格,使用了大量中国风的家具、龙纹的吊灯。
由于迟迟不能从中国贸易中赚到钱,英国平民正对中国不爽,就拿他的中国情结开涮。
有两幅漫画借用中国元素来讽刺这位英国统治者↓
● 漫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画作《在布莱顿的中国行宫》,约1816年作品
● 罗伯特·西摩的《伟大的乔斯和他的玩偶》,作于1829年
这两幅图上方,都有模样古怪的龙在盘旋,中国龙的形象开始堪忧了。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两次鸦片战争。面对中国官员的愚昧腐败,英国人开发出了丰富的“辱华表情包”。
蓄辫的“满大人”(指清朝官员)和欧洲恶龙的形象搅和在一起,画风就变成了这样子↓
● 1860年英国《笨拙》(Punch)杂志的漫画《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
约翰牛的后裔们把中国龙从帝王神坛赶下来,还踹了一脚。不过霉运还远远没有结束。十年之后,山姆大叔也加入了整龙的行列。起因是大批中国劳工到美利坚去,抢了白人的饭碗。
于是,瞅瞅下图,龙一下发配成了“群众”↓
● 美国《黄蜂》(The Wasp)杂志所刊《移民,东方与西方》(1881年)。左图色调明亮,描绘白人举着“农业”、“劳工”、“资本”、“工业”等牌子满怀希望地走向东方;右图背景黯淡,狰狞的龙头上甩着辫子,身上写着“中国移民”,长白斑的地方有“天花”等字样,正恐怖地向西方白人女性扑来
再后来,甲午战败,日本也加入了踩龙一脚的行列↓
● 日本漫画杂志《团团珍闻》刊登《征服黄龙》(1895年),龙头是面黄肌瘦、蓄辫的中国人面孔
● 《笨拙》杂志上,日本武士砍向中国龙的漫画
龙的“苦逼”日子还没到头,四年后义和拳民砍杀洋人和教民的行为,让西方人勾连起了他们信仰中的恶龙形象,而他们自己变成了屠龙的圣乔治。
于是,群殴的场景出现了。
● 德军明信片《列强征服中国》,1990年。左上角为“来自北京的问候”
在这样一连串痛苦的打击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龙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
近代的中国文化人,比如闻一多,也接受了这个设定,将龙视为中国的图腾,希望通过对龙的认同,来凝聚大众,救亡图存。
龙的“中国代言人”地位,终于开始转正,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通过歌曲、电视深入人心。
中国人全盘接受了“龙是中国的代表,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设定。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哪一个国家不要看我们龙的眼色?
参考资料:1.李奭学:《中国“龙”如何变成英国的“dragon”?》,载《读书》,2007年第5期2.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3.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34.(法)李明著、郭强等译:《中国近事报道》,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出品丨视知TV
视知TV(微信公众号ID:shizhimedia),知识解释类短视频“一哥”,致力于打破信息高墙,将深奥、枯燥、晦涩的知识用专业、精准、有趣的形式“翻译”出来,形式不限于视频、漫画和图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车、财经、电影、男装、宠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领域。我们的口号是,为你解释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龙族是个图腾的民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就能证明这一点,仅管达尔文对龙族的图腾毫无知觉,但大概的意思是对的。图腾不是一句虚词,从物质的反映,变化中就有所验证,从生活的质量,文明的进步,事物的净化中也有所显现,但这些因素与龙的传人是毫无关系的,能扯上关系的唯有人类的气质。气质是什么?通过科学的方法是找不到他的,伏羲的“一画开天”讲的便是,黄帝的《内经》讲的便是,庄子的《逍遥游》讲的便是,老子的《道经》讲的便是,观自在菩萨的《心经》讲的便是,孔子的《大学》讲的便是,释子的《金刚经》讲的便是,六祖的《坛经》讲的便是,菩提达摩所说的《禅》也是,毛主席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当然世是。中国文化的资源出自于龙的传人是有根据的,其中能追溯到有名有姓的人身上的这个人便是伏羲,传说中的他与女娲之间发生的事,可说明这一切,仅管这个传说不够全面的能说服人,但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源头活水。意识形态的事,要比客观文字的事深远,处在这个状态之中的思想能不矛盾吗?道理可以像气一样的弥漫延伸,但缺少了德的辅助了,道理就会欲盖弥瘴,气味就会腐化变质。
上一篇:怎么辨别面粉真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