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父母,孩子,子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其实也是教导子女,无论父母怎样,也应该去尽孝,而不能因为父母,做了错事去记恨,因记恨而不行孝道。
这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句话从字面上去说,就是一句错话,因为没有没错的人,父母也如是。
而从其内涵来说,这句话就不错,因为这句话,本就是教导子女的。
这就我个人理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的意思。
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天下的父母都是从做儿女走过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的是当子女的要有理解包容之心。如果事事总和父母计较,就很不应该了。
对于父母,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养育之恩。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养育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他们自己舍不得吃喝,总是将最好的留给子女;自己可以不风光,总得让孩子们穿戴整齐。这是上个世纪许多父母的心愿。
到了今天,年轻的父母爱孩子更心切。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总是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宁可自己东奔西走去打拼,也要让孩子上得起学。这就是古往今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以,当我们的父母老了,难免会有很多地方不受年轻人欢迎。从生活起居,言行举止,都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优雅。有些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更是连亲人都不认识了,也有长年病卧在床的父母,面对这种种情况,我们都不要抱怨,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安度晚年。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这样才会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义,也才能真正去孝顺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也是人间的凡人,不能因为是亲人就一味的牵就他们的错误。那样的话,你的孝顺也是愚孝,只能助长他们的家长制作风在不断的升级,导致的后果就是错了也是对的。家庭里的气氛就会不合谐,因为你心里明白自己是正确的,不能够说父母的不是,你的心情也不会好到那里,所以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父母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回报,但是也要学会平等的相处,耐心的和父母进行沟通,父母会能够非常的理解我们的,毕竟世界上最爱我们的只有父母。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信息时代占据了社会主流,父母已经没有你们的眼界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父母只是参考者。
孝顺父母有多种,不要用怕了说父母不是而影响你的正确的抉择,那样也不是父母所愿看到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不能单单从字面理解,还要看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论语》中孔子还有这样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这句话经常被人用来骂老年人,其实是断章取义,这本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不过也从侧面说明了为老不尊的一些老人,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没有不是,老了都让子女敬仰。
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有一次孔子去看他,他却叉开双腿坐在那里,一点都不客气,孔子就骂他,你这个家伙,年轻时对兄弟姐妹不好,长大了又没什么作为,还活这么大年纪,真是个害人虫!还用手杖轻轻敲他的后腿,其实这就是朋友间开玩笑的一句话,并不是说人岁数大了,就真是贼了。这虽然是句玩笑,但是如果父母平时不孝順父母,不尊重兄弟姐妹,不爱护自己的妻子儿女,好吃懒做,孩子怎么以父为荣,这样的父母满身不是,不把子女带坏就万幸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还回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这句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俗话说:田螺为仔死,天下为父母者谁不为下一辈而操劳,但也极个别父母不担当,为自己一已私利而不顾孩子们死活。造成自己老了,孩子们也不念父母之情,(现今社会是极个别例)。中国是文明几千年,这句话适合国情是正确的。[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上一篇:如果伊朗也全面退出《伊核协议》,那么,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将无法避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