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爬叉(金蝉)都是晚上出来,请问它在地下面怎么知道是白天和晚上的?
知了,金蝉,若虫爬叉(金蝉)都是晚上出来,请问它在地下面怎么知道是白天和晚上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蝉的伟大之处,也是蝉的悲哀之处。
因为在地下,他们可以存活3-17年,但是却无法繁殖后代,而想要繁殖的蝉必须要先脱壳,否则无法发出鸣叫吸引伴侣,听到了鸣叫的蝉也无法飞到伴侣的跟前。
然而脱壳对于蝉来说,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第一耗费时间(约1个小时左右),第二防止被天敌猎杀,第三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所以黑夜成了蝉最佳的选择,每一代的蝉也都会通过特殊的方式把这个经验告诉自己的孩子。
除此之外,蝉还会“数数”。
按照蝉离开地下的时间规律来说,蝉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单纯地、在同一个地区,各自按照3、5这样的质数规律离开地下的蝉,它们表现为个体行为,整个地区的同一种蝉,各自有着各自的出土时间。
例如某只蝉是在2000年出生的,那么它会在2003年离开地下,而如果是在2001年出生的蝉,它会在2004年离开地下,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虽然知道蝉有遵守质数的规律,但是实际上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有蝉在这个地区出现。
另一种是绝对的周期蝉,它们也遵守着质数规律,但是所有的蝉,遵守着同样的年份和质数规律。
以美洲的17年蝉为例,假如我们第一次见到它们是在2000年,下一次见到它们就是在2017年,在这中间的任何一年,在同一个地区我们绝对看不到它们的存在。
蝉就是有这种神奇的数数能力,从来都不会出错。
这其中以17年蝉的表现最为让人惊讶,因为它们是所有的蝉中,保留下规模最大,成活率最高的蝉,不管是自然灾害发生,还是天敌数量较多的年份,都被它们成功了躲过了。
由于17年带给蝉的这个特殊好处,科学家暂时也无法解释蝉是怎么发现的,因此很多人把17年的周期蝉,称之为会“数数”的精灵。
综上,一只蝉在等到了自己该出土的年份时,就会从地下深处向上移动,但是来到离地面较近的地方时,它们并不是直接爬出来,而是开一个小洞观察外面的情况,等到天黑、确定安全的时候,才会爬出来完成脱壳、寻找伴侣,以及繁殖重任。
喜欢可分享,路过点个赞,大山也会一直努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雨的时候白天也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个名词叫“生物钟”,就像我们,到了时候就要睡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前将洞穴挖到漏眼睛停下来,到天黑就撒出来了,爬早了容易被抓,及面临脱胎换骨,白天有光不易蜕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手机没电了 上来找充电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上地下热,地上凉。白天地上热,地下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感觉光线和湿度的,如果把金蝉泡在水里让他白天脱皮,它的翅膀伸展不开,不能飞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冷暖自知 利用温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千与千寻》正在国内热映,时隔多年再看一遍,是不是突然发现读懂了很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