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辨识情绪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孩子,情绪,自己的你认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辨识情绪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把教育变成焦虑,那么教育就成了一种负能量。承认爱的自私,平衡自己的内心,大家都会更好过一些。
爱是有条件的,但教育不需要牺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确认识情绪、恰当表达情绪、准确辨别他人的情绪,都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情绪管理能力,但孩子的情绪能力千差万别,有生理原因、人际关机和社会因素,爸爸妈妈们要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
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要让孩子管理情绪,首先要先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各种情绪时,及时地指出来如: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以此来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孩子识别的情绪越多,就越能清晰的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而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
3.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质
家长们平时可以多关注孩子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和品质,比如信任、平等、尊重等等。
多发现孩子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及时肯定,久而久之,孩子会更多地往这些积极的发展。
4.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
5.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
对于孩子的情绪,家长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
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没有理由生气”之类的话,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他处理的办法。
6.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孩子每自己平复一次情绪,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
7.教给他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比如撕纸、打沙发、打枕头,当然这个方法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要慎用,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的方式发泄情绪;
倾诉法: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
镇静法:数数;
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当孩子冷静一些之后,教他去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多大?
一、0-6岁
孩子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多数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方法很简单:紧紧拥抱孩子8秒,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很爱你。这样孩子的情绪自然而然会缓解下来。
二、6岁以上
父母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骂也不要打。然后淡定地接纳孩子情绪不稳定的这个事实,对孩子表示理解,找个时间好好与孩子进行一场心灵的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再想对应的方法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辨识情绪:
1.让孩子认识情绪
简单点的,可以做几个表情卡片,开心的,伤心的,愤怒的,害怕的,害羞的。在孩子情绪平和的状态下,让孩子进行指认,教孩子学会识别情绪。
2.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在孩子出现正面或负面情绪时,父母帮孩子说出他的情绪,比如,孩子玩得很开心,家长就可以说:“宝宝现在看起来很开心啊!”
当孩子生气哭闹时,父母可以在静静地陪伴孩子发泄完情绪之后,告诉孩子:“你刚才很生气,是不是?”
只有加强孩子对情绪的认识,孩子才能为管理自己的情绪打基础。
如何调整情绪
1.让孩子学会正确发泄情绪
很多孩子生气时,会出现打人,哭闹等行为。
如果是哭闹,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那父母就静静地陪着他们,直到哭完为止,哭闹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是在公共场合,第一时间带他们到僻静处,远离人群,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让孩子哭闹个够。
如果孩子打人摔东西,父母一定要坚决地制止,态度坚决,但要用温和的方式,比如,抓住孩子打人的手,拿走孩子要摔的东西。孩子肯定会因为父母的阻止而哭闹,那就让孩子哭闹个够,等孩子平静下来,再告诉他可以用摔打枕头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但不可以打人,不可以砸东西。
2.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告诉孩子,下次再生气的时候,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是我的玩具,你拿走我很生气。”在发泄情绪之前,做深呼吸。这样会感觉好一点,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打人或摔东西,然后再使用正确的发泄方式去发泄愤怒。
随着这样的练习次数越来越多,孩子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会越来越好。关键是让孩子明白,人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只需要学会正确的方式去发泄负面情绪即可。
上一篇:EDG连败,打野JieJie创造新的记录,“连厂长都无法做到,被玩家质疑”,厂长会回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