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虚伪,诸葛亮无能,这些历史谣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刘备,都是,虚伪刘备虚伪,诸葛亮无能,这些历史谣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虚伪,诸葛亮无能,这些历史谣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主席曾说:“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孟子也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了解的历史也好,历史人物也罢,都是通过史书上的文字来了解的,中国的二十四史大都是断代史,也就是说是后一朝代的人写的前朝的事。例如:《三国志》,后人评价还是非常高的,陈寿是战争历史的角度上,去记录并尽可能的实录,但是也难免会出现差错或者引起后人质疑的地方。像《三国志》中所写“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但是著名历史学家裴松之认为,当时占有兖、徐、豫、司四州的曹操,总体实力不会与同样占有冀、青、并、幽四州的袁绍弱太多,并且曹操30万的青州兵又在何处呢?这些疑点,陈寿并没有写清楚。还有因陈寿评价诸葛亮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由于将略。”后世就开始质疑诸葛亮的用兵,但是唐朝李靖却有一句话说的挺客观:“史家鲜克知兵者”意思是,史学家都是文官,哪里能了解真正战场上军事方面的事情。所以说,不了解,那么评价的也就不会太准确。
我们普通人,既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也不是学者,甚至有文笔都谈不上,有些人读了点书,知道了点“奇闻糗事”就拿出来卖弄,目的是要标新立异,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就把自古没人说过的话,没人敢说的话,说了出来,并肆意的评论,许多不明事理的人们就开始产生疑问,是否是刘备真的虚伪?诸葛武侯真的无能?
历史上,每个时期的人都有评价刘备和诸葛亮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评价的话更无一个说刘备虚伪的,反而都称其实人杰。
如果说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说刘备虚伪,诸葛亮无能,应该就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人们茶余饭后,根据自己的一些认识,他们对历史研究不深,却在网络上大谈特谈,有人根据刘备摔孩子,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无果而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能说是断章取义,博人眼球。这样的评价既不是学者所说,更不是出自历史学家之口,只能有一时反响,却根本不符合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也就是说,一阵恶风过后,便烟消云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刘备,诸葛亮都是感情丰富,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好男儿。
站在政治的角度看,政治人物都有虚伪的一面,有时亲切有加,有时杀伐果断,谈笑间有刃,行走时如豺首回顾。
官场上如云披纱,战场中身先士卒,以智取敌,以力破敌。
君王者,爱民如子,官吏足威,政通人和,上书下达。
刘备,诸葛亮三国之英雄,传世之人杰。碎言烁语者,
一叶障目之见,青光眼之辈乱言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说法应该最著名的是鲁迅的名言,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这句话本意并不是说历史上诸葛亮不行,而是在说三国演义写的太过夸张。然后一群人满瓶不动半瓶摇,拿着这几句话当至理名言,却从来没有读过史书或者看过这些话的注释,最后曲解成了刘备虚伪,关羽虚伪,诸葛亮无能,曹操牛逼。
到了现在,快餐文化盛行,从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之后,更加是盛传一时,但是易中天实际上追求的是商业上的成功,也就是需要一些噱头,换言之: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吸引眼球,最终他成功在普及三国知识的同时误导了无数人。
多读正史,无论演义小说还是娱乐节目,都不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那些喜欢模仿别人的人是什么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