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企业坚持了十年,自己有严重的抑郁症,对未来很迷茫,坚守很痛苦,放弃就是走向深渊,怎么办?
抑郁症,你的,自己的企业坚持了十年,自己有严重的抑郁症,对未来很迷茫,坚守很痛苦,放弃就是走向深渊,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间轮回苦,在哪里都是坚守,不然无法存活。听从自己的心,不要屈从欲望。看看自己到底要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你的提问看,这是一个职业选择方面的困扰,但是又有一个附加问题,自己患有严重抑郁症,根据你给出的描述,看不出二者有因果关系,那我们就分开谈。
1. 目前对抑郁症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关于抑郁症的回答到此为止。
2. 关于职业选择方面,你自己给出了两个方向——放弃或坚守,然后你自己先否定了一个,放弃就是走向深渊,也就是说至少目前是不能放弃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坚守很痛苦”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坚守”,而是“痛苦”。根据现有的信息,无法判断痛苦的原因,那么我只能概括的回复:一种是继续坚守,但是改变对当前工作的看法,从而改变感受,比如同样看到一个10岁的孩子从1米高的地方跳下来,有的人看法是勇敢,有的人看法是鲁莽,看法不同,感受不同。改变看法,需要不断的觉察和反思,松动自己原有的自动化思维,这个是可以训练的。另外一种是为放弃做准备,也就是怎样放弃可以不走向深渊?你的兴趣,特长,价值观以及出于现实的经济压力都是考虑因素,在坚守的同时为放弃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选择放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给自己放假,出去旅行一段时间再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致良知,让古代圣贤带你走出来。
试过,管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和子贵访谈:如何疗愈抑郁症
主持人: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网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家和子贵的李幸福老师为大家讲解抑郁症疗愈的相关知识。
李老师,你好,据目前情况来看,全国抑郁症的发病趋势非常严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兴福老师:是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达到8%点多,还有人统计,成年的抑郁症据说能到2个亿多。所以说,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已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主持人:李老师,您认为国人之所以大面积地患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李兴福老师:我想是这样的,抑郁症的产生,我认为和我们文化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民族,这种文化掩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基因里边。但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学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输,就没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是,那么西方的文化和我们血液基因里边的文化相抵触,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相抵触。比方说,现在大城市那些培训的,场面搞得热热闹闹,都是美国的心理学行为科学改头换面的那一套,实际上不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心理咨询解决不了抑郁问题,而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又那么快,旧的问题没有消除,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于是,她就心里发生冲突。这样,有心理问题者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时间久了,持续下去,于是就抑郁了,基本上是这样的。这是成人方面的情况。
那么,儿童这部分,也是说明传统文化没有普及,他没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产生抑郁,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和刚才讲的成人是一样。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或者有抑郁情绪,你会看到这个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从小到大和孩子说的话都是比较错误荒谬的,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没有听到几句正确的话。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弱,家长说的话假如是错误的,他就不能及时辨别。他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家长说的话进行一个自我的解释定义,于是,把这样的语言句子定义完之后就存储到大脑,大脑有个机制,一般存储好之后就不易删除了。如果类似这样错谬的信息,在孩子大脑里边存了200条,咱们假设了,我们的孩子带着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后闯入到成人的社会里边和人沟通,和同学老师沟通起来,就会相互矛盾就会产生激烈地冲突,无法互相接纳融合,这个冲突,有的孩子会用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却不说,然后藏在内心里边,时间久了,然后,他就会抑郁。
换句话说,按理说他们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时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因为他小时候定义的这些错误信念时时会干扰他,让他无法来接受正确的信息或者是新鲜的事物,它无法在心里头来规范这些个信念,于是,就和周围的人无法进行思想的那种融合,继而发生冲突。那种自然的行为一旦跟不上,就会大大地落伍,然后,他在班里那么就会被边缘化,回到家里,家长又不懂他,回家还是抑郁,学校家里都抑郁,时间久了,他就会辍学。这是李老师我对青少年抑郁研究的一个基本的认知观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