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问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怎样解释?
万物,阴阳,老子问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怎样解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际上,阴阳二字我们应该将二者与易经中的乾卦与坤卦相结合来理解,我们应该将阴阳二概念作有灵魂,有生命,有意识的个体来看待之。即将阴看作有生命的灵魂,而将阳看作是阴所生命存在的环境。即只有在特定之阳的条件下,阴这个生命体才能存在,发展与成长。因此,阳是阴先决条件,而阴是阳的性质表现,就像质量是力的物质表现与存在形式一祥。因此万物负阴而抱阳就可以这样理解,即一切事物皆是以生命,以灵感的阴为载体,而又依赖于此阴相对应的阳所规定的特定环境与条件才能存在与出现的事物。
——而中气以为和,意思就是由此阴阳二极生成的万物一定是阴与阳之二气相反而相成,相应而相朝,相育而相生,相含而相辅,相冲而相和,即冲阳和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全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gū),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或者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或者增加它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交融形成新的平衡体。(片面的讲解,大家可以查阅更多资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意思的是,王弼和苏辙注道德经对这一句没有解释。
为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应该先看到前句,万物由道而来,
而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谓负阴抱阳不过形象说法,
似乎一背一怀,
其实应当作阴阳图看,
中间并无一个负抱的主体,
只是表明一而二 二而一的关系。
由此,冲气大概表明这个万物是动态,
如论中庸时说发而中节谓之和,
阴阳两气(个方面)此消彼长,不断达成新的平衡。
冲字让人想到冲突、冲动、冲击,也事实上有矛盾的特征,
但也正是二气之中,乃为一气,往上就是太极与道了。
由此,道生一以往而万物,
万物由阴阳归于冲和而复道(一)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揭示了道的二元性及其演生的一般原理。万物,指任意(一)事物,反映了道的普遍性。"负阴而抱阳"指任意事物都具有阴阳(正反)两面性(向阳面和背阴面),且阴阳在交换中产生中气,简单地说就是"热水+冷水=温水"。这实际上就是道学中的"中庸之道"的原理。中气,阴阳相克产生的中和效应,也是阴和阳相互让步最终形成和解的状态,它是道的二元发生关系的必然结果,就像买卖双方各自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成交的结局一样。自然、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共同遵循这一法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万物既对立又统一。万物均有阴和阳两个方面,阴和阳作为事物的两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万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的激荡中才得以生成新的物。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矛盾中、运动中、变化中,如此万事万物才能一直具体存在。同时万物都有正反,冲气就是阴阳结合的契机或者说使阴阳发生作用的无形之手,只有在阴阳的互相作用中,生命才能够得以生、得以发展、得以壮大、而又慢慢消亡。这个观点,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唯物辩证法。
那么为什么说万物是负阴而抱阳以生,而万物负阳而抱阴为杀呢?道德经是老子读《易经》后的体会和发展,也就是说易经是道德经的生命之源。易经是自伏羲开始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们通过仰观天上日月星辰之运行,俯察地上飞禽鸟兽之情状而总结出来指导我们人类认识、改造这个世界的法宝。一年中夏至最热称为阳到达极致,而过了这一天天气开始转凉,易经讲这叫阳极而阴生,事物走向衰亡。而冬至这一天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阴达到极致,而过了这一天天气转暖,易经讲这叫阴极而阳生,万物开始扶苏。
那么万物负阴而抱阳以生可以理解成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万物开始复苏,而万物负阳而抱阴则理解成夏至这一天阳极阴生开始万物开始衰亡。
上一篇:信用社的钱都还了怎么还是呆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