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有谁比诸葛亮厉害?
司马懿,刘备,演义《三国演义》有谁比诸葛亮厉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演义》有谁比诸葛亮厉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会想到庞统,因为当时名望极高的水镜先生司马微将这二人相提并论过。还有更甚者,说《三国演义》里还有比诸葛亮更强的其他谋士,并搬出大量例子作为论证,证明某某谋士确实比诸葛亮强。常被拿来与诸葛亮相比的其他谋士,无非就是有绰号的那几位,如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毒士(贾诩)、冢虎(司马懿),另外还有徐庶也常被拿来与诸葛亮相比。
经常有人在说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他们的理由是,因为鬼才郭嘉太厉害了,如果郭嘉不死,就没诸葛亮的出头之日。官渡之战之前,郭嘉能稳住曹操的信心,给曹操列出了十胜十败的理论,并帮助曹操出谋划策,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郭嘉还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让曹操稳坐家里等着辽东送来袁绍儿子的人头。曹操赤壁之败时还痛哭郭嘉,称如有郭嘉在,何至有此败?所以有人认为郭嘉厉害,肯定胜过诸葛亮。
有人说毒士贾诩厉害,早期帮着张绣出谋划策能打败曹操,能干掉曹营第一猛将典韦,并弄死了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后来投靠曹操之后,又为曹操出谋划策攻打西凉,立了大功,后来在朝中又能自保,同时又能替曹丕出主意,所以有人认为贾诩肯定比诸葛亮厉害。
还有人认为司马懿、徐庶等人都比诸葛亮厉害,但真是如此嘛
实际上这些谋士的综合能力远不及诸葛亮,诸葛亮的综合能力能胜这些谋士十倍。因为身处于那种年代,光有谋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有实战的能力,综合能力才算得上厉害。
实际上像郭嘉、贾诩、司马懿、徐庶这类谋士,在各方君主手下都有,例如法正、费袆、糜竺、马谡、黄权、刘巴、张昭、诸葛瑾、荀彧、荀攸、程昱、满庞、曹仁、陈宫、陈登、李儒、蒯越、桓范、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等等,遍地都是。
这些谋士,他们只会提供谋略,并没有实行能力,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不懂得行军布阵,包括郭嘉、贾诩、徐庶在内,都是只会提供谋略的谋士,提供完谋略之后,还得靠其他将领去实行。
但是像诸葛亮这样的谋士,综合能力就比较强,会领兵作战,会排兵布阵,能攻能守,还懂得后勤,如何运粮草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临死前还能安排如何安全撤军,司马懿见了都夸诸葛亮为神人。到后来邓艾偷渡阴平时见到诸葛亮生前的防守布置,也不禁夸诸葛亮为神人也。
像诸葛亮这样既能出谋划策,又能实践作战,能守能攻,综合能力如此全面的谋略家,郭嘉、贾诩之流如何能比?简直就是差得十万八千里远了。
当然其中有一位非常接近诸葛亮的,那就是司马懿,但演义里的司马懿多次输于诸葛亮,两人谁强谁弱,也就不言而喻了。其余像郭嘉、贾诩、徐庶等辈,与诸葛亮、司马懿就更加无法相比了。
至于那庞统,谋略与诸葛亮自然不相上下,但从庞统的行为中能看出,他不太会说话,不会琢磨别人心思,言语上直来直去,总会冲撞别人,可见庞统虽然智力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但情商差诸葛亮太远了。
再者,庞统急于立功,庞统的死,或许和诸葛亮那封信脱不了干系。庞统率军攻打西川时,诸葛亮在写给庞统的信中自称夜观天象,预测此战不利。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的知识量也是不相上下的,诸葛亮会观天象,庞统自然也会,诸葛亮那封信极有可能本身就是种激将法,但庞统心胸也不如诸葛亮宽广,偏偏就中了激将法,结果死于落凤坡。如此说来,庞统的综合素质与诸葛亮相比也差得远。
可见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的超一流谋士,而且是第一人,无人能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三国演义》中,个人觉得司马懿是一个狠角色。
在魏蜀的十几年争斗中,司马懿除了在用兵方面不如诸葛亮之外,个人感觉后来的姜维、邓艾都不及司马懿。
而钟会除了有官二代的优势之外,在用兵法则上甚至不如姜维和邓艾。
在司马懿之前,魏国和刘备集团对阵的是曹操和曹真。
但从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定军上战斗的情况来看,曹操明显有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感觉。
而东吴的周瑜书中也有明显的交代,他的智谋跟诸葛亮相比大有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的差距。
在后来的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陆逊虽然火烧联营大败刘备,但在陆逊追赶刘备时,诸葛亮仅仅凭一座石头阵就差点置陆逊于死地,要不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领陆逊走出石阵,陆逊就回不了东吴了。
但是,诸葛亮在对阵司马懿时,却颇感费力。
当然,两人的每一次对决,几乎都是诸葛亮占尽上风,而且在上方谷的时候,司马懿还差点被诸葛亮烧死。
但是司马懿最善于发现自己一方的长处,同时也最善于发现对方的短处,或者说对方的命门。
只要司马懿拿捏住了这一点,就不怕最后不能取胜。
魏国的长处是国大人多,粮草充足,仅仅雍凉两州就能聚集起十几万的兵马。
而整个的蜀国人口不过百万,倾尽全力所能征调的兵员也不过十几万,如果除去要地防守所需用的兵马之外,诸葛亮所能调动的兵马最多不会超过十万人。
而且蜀道艰难,如果把后方的军粮运送到蜀军的一线部队极为困难。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因素大部分是因为粮草不继。
而司马懿对于这一点都毫不担心,他只需要就地征粮就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
而且雍凉两州地广人多,丝毫不需要担心兵员不足的问题。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和蜀军的特点,利于速战而不利于长时间的消耗。
魏国的特点是只需要坚守不出、固守待援就可以了,它利于打消耗战。
司马懿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和诸葛亮的长处,最好是别轻易出动、最好是别主动打反击。
这样一来就会必定中了诸葛亮的计策,一定会败的很惨。
而司马懿所想的,也是诸葛亮所想的。
诸葛亮最大的希望就是引诱司马懿主动出击,这样他才能在运动中消灭对方,他最怕的就是司马懿坚守不出,因为他知道那样最后撑不住的是他和蜀军。
两人都知道了对方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或者说都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上一篇:移民加拿大需要什么条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