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年还可以开窗的绿皮车,承载过父辈们多少梦想,你坐过逢站就停的慢火车吗?
火车,有的,我的当年还可以开窗的绿皮车,承载过父辈们多少梦想,你坐过逢站就停的慢火车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年还可以开窗的绿皮车,承载过父辈们多少梦想,你坐过逢站就停的慢火车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难忘的一抹记忆》
我乘座过所有的交通工具,也坐过所有的绿皮火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开会。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除了飞机,长江航运上的轮船以及陆地上的公共汽车(长途客运)外,再就是火车了,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绿皮火车”。它由慢车.普快.快车.特快列车所组成。
所谓慢车,还真的就名副其实,逢站便停。有一年好像到河南去,坐了一趟慢车,把我慢得一直没有了脾气。“哐当当”的声音从开动到停下来,都是保持着一种腔调,以匀速的步伐进行着。逢站必停不说,还尽给所有的火车让路,为了达到让路的“诚心”,有时候一等就是四五十分钟,如果需要还会更长。那次出差我至今记忆犹新,坐的时间最长(两条腿都坐肿了),经过的城市乡镇最多,各行各业的人见到的最齐全,风土人情也了解的挺全面,同时也知道了“十里方言各不同”并非只是一个传说……,尽管如此有这么多的“收获”,但我当时心里就一直嘀咕着:以后再也不要坐这样的火车了,就它那速度,比农村的手扶拖拉机快不了多少……
至于普快和快车,那就很好理解了,也是我坐的最多的。而特快列车只有在特定的线路里才有,不过它有点言过其实,就它的速度而言,顶多也就比普快高出一个每小时二三十多公里吧,跟今天的动车没法比,高铁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说不能与现在的火车比,但是在当时的确算是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了,而且价格不菲,卧铺票价暂且不说,仅硬座票就要比普通快车高出许多,还很不好买到。我们经常出差的做法就是,当到了需要中转换乘站的时候我们只下车不出站,直接“窜”到要搭乘的火车上,等到开动后再找列车长补办“特快”票。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回单位后找出纳报销差旅费很麻烦,必须跟她解释解释再解释……
难忘的绿皮火车!它曾载着我的青春掠过了许许多多的城市和乡村,它也把祖国的山山水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
(谢谢阅读!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配图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记得自小时候起乘座过三种属于逢站必停的“慢火车”:绿皮车有硬座、软座、软卧车,乘座还较舒适,还有一种只有在春节过年时临时加开的“棚车”,车厢里没有座位没有玻璃窗(只有高处开了个透气窗),实质上是一种货车(北方人称它为“铁闷子”车),另外还乘过一种没座没顶的敞蓬车(雨天要穿雨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起火车,大家最熟悉不过了,硬座车、软硬卧、动车高铁,但绿皮火车还是我做过最多的。
在我的记忆力,有印象第一次坐火车是我六七岁那年,哥哥带我去舅舅家串门。那时就是绿皮火车,车头是蒸汽机车,黑乎乎的特别凶悍,我看着都害怕,总有一种它要爆炸的感觉。车站连站台都没有,我是怎么爬上车的已经不记得了。开车前火车头与车厢是断开的,临发车时才连接上,就在车头与车厢对接时有一种很大的撞击,“咣当”一声,整列火车都跟着串动。那时车况比较差,有的车厢内简直就是一个大厅,只有两面车窗下是平板座,而有的车厢则是实木双向座位排列两边,中间是过道,一侧可以并排坐三个人,另一侧能并排坐两个人,车窗有的连玻璃都没有,车窗上面是条形货架,顶棚每隔两米左右有一个灯罩,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灯泡,车内几乎没有几个人。 哥哥带我选择了一个窗户没有玻璃的位置相对坐下,为了瞭望沿途风景方便。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徐徐起动,伴随火车头喷烟声音的频率逐渐加快,车轮与轨道接头的轧砸声也越来越快,火车就像一条巨龙,吐着浓烟,喷着白气呼啸着向前冲去。由于我坐的是正向,车窗又没有玻璃,窗外的风呼呼的涌向车内,把我吹得有上不来气的感觉!
我最频繁的乘坐火车是在参加工作毕业前,那时没有住校,跑了三年火车,每天早晚往返车程两个小时,也是绿皮火车,但车况已经大有改观,坐席是人造革包海绵的,比小时候坐的火车舒服多了,再有就是通勤人员特别多,往往是在换乘站时最热闹,抢座占座的嗷嗷直叫,还有的当列车刚停稳就在站台上把背包从窗户放进车里的座位上,等上车后又找不着背包了,在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有打扑克的;有聊天的;有看书刊杂志的;有织毛衣的;有望着窗外发呆的;有睡觉的;还有一种就是挨个车厢来回走的。我曾经有一次喝了点酒,上车后找了个座位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发现还没有发车,一看表已经过去了近三个小时,原来我是从始发站睡到了终点站,从终点站又睡回了始发站。 再后来坐火车就是偶尔出去旅行时,我也选择绿皮火车,尤其是卧铺,吃住车上都能解决。记得有一次去南方玩,我的卧铺厢里有一伙不知道是哪里人,吃的东西很特别,好像面饼里包着米饭蔬菜还有葱蒜酱等,不停的吃,后来可能是吃多了身体发生了新陈代谢,一股浓浓的异味瞬间弥漫了卧厢又扩散到过道上,车窗又打不开,只好迅速逃离直奔车厢连接处,因为那里能有新鲜空气渗透进来,同时可以抽支烟安慰一下自己的鼻子。约摸过了20分钟回到了卧厢,不错,乌云散尽,拿出来在候车室买的杂志看了起来。刚看了还不到一页,我的妈呀,又一颗杀伤力相同的“原子弹”爆炸开来,只好再次紧急避难!
有的时候在绿皮车上和乘务员聊天也挺有意思,他们的工作单调乏味,非常辛苦,一次出工就是好几天,为了维护乘车秩序,为了随时打扫卫生,为了帮助乘客解决问题,每天要面对各个地方的形形色色的操各种口音的人,不时的穿梭在过道人群当中,无日无夜的服务在车上。有一次我在铁岭下车,一位哈尔滨的列车员对我说:“铁岭有个铁源酒店不错啊!”我说:“你去过?”他说:“我哪去过呀,我是每天经过铁岭站时都能看到那个大楼上‘铁源酒店’那四个大字!”。 尽管现在我国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出行交通工具越来越方便快捷,但我还是喜欢选择绿皮火车,最优越的一点是在车厢的连接处可以吸烟!
上一篇:“桃养人,杏伤人”,有道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