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去西安旅游需要了解哪些历史,才能不虚此行?
西安,陕西,兵马俑去西安旅游需要了解哪些历史,才能不虚此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上述这些有关西安的历史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有上面没提到的例如丝绸之路等等,去哪里才能全面了解;我给朋友推荐一个地方,就是位列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博物馆,馆藏丰富,镇馆宝物众多,涉及朝代之多,跨越时间之长,均为全国之最。到西安后的第一站可以用一天或者多半天时间来详细游览、充分了解,最好找个讲解员专门讲解,充分体会西安久远的历史与文化,学习了这些,我们再选择自己想看的景点,才会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历史遗迹当初建造的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黄河几字形绕开陕西,西安没黄河。
西安关中是我国最典型的“马尔萨斯陷阱”存在地区。
纵观历史:
1、明末天下大乱,首先是从陕西(时属延安府)开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的受灾之早,受灾之重。民不聊生无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谓“天降奇荒,所以资(李)自成也。”
万历在位48年间(1573-1620年)有灾荒记载的就占25年,崇祯年间几乎连年灾荒。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大旱,次年即崇祯元年继续大旱,其中陕北受灾程度最重。
崇祯三年,灾区扩大到全陕。到崇祯六年,旱蝗霜三灾并至,全省大饥。
2、果然,民国18年,陕西西安关中地区再次发生大饥荒。
民国十八年发生在陕西关中的大饥荒,又名“民国十八年年馑”。
陕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
实际上民国十八年年馑从民国十七年就开始了,据近代大量史志和报刊资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陕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麦歉收,秋未下种,冬麦亦无透雨下播。民国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严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断流,多年老树大半枯萎,春种愆期,夏季收成不过二成,秋季颗粒未登,饥荒大作,草根、树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众、殍满道旁、尸腐通衢、流离逃亡,难以数计。
长安、武功、凤翔、扶风、乾县、岐山、眉县、兴平、咸阳、临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阳、宝鸡、陇县、澄城、淳化、长武、褒城、礼泉等县为重灾区。全省940余万人口,饿死者达250万人,逃亡者约40万人,有20多万妇女被卖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东等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些历史?中国历史呗!
上一篇:英雄联盟新手怎么入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