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国学对孩子能力提高有何帮助?
国学,孩子,能力学国学对孩子能力提高有何帮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理解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国学里的东西,很简洁,甚至省略很多文字与意思,需要解释孩子才知道它的意思。所以,在学国学经典的时候,孩子虽然小,我们也应该结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给孩子做意思上的讲解,比如我给孩子讲《后出塞》“苟能治侵凌,岂在多杀伤”孩子说,妈妈,古人是骑着狗上战场打仗吗?孩子的奇思妙想真是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要去给他们适当的讲解,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同样也可以把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做对比,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对历史文化、自然风物的兴趣。
讲故事与表达能力
国学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故事,在讲述的时候,我们应该结合相关的故事给孩子讲书中的内容,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不枯燥,古代的神话传说,英雄故事,都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知道先民们的眼中,自然界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穿插着让孩子认识到一些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与先后关系等,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然后让他们自己讲一下,这样的话,能够锻炼孩子的复述能力,时间长了,表达能力就会提高。
总结归纳能力
我们知道每堂课都有一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随堂记忆、总结,擅长做笔记可以体现出一个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加强专注力。当然这适合大一点的孩子去做。
审美能力与感悟能力
我们学经典,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让自己看上去很有“文化”,而是让我们锻炼审美能力,与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最终通过学国学里面优良的人文思想,影响到我们的三观,让我们能够舒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举个例子,我一次给孩子讲古诗,他说很喜欢朗诵骑马拉弓的那首诗,我让他自己找,他找到后我一看是《后出塞》其六,这首诗最有名的一句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很富有哲理,意思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找到关键点去突破。儿子也很喜欢这句,男孩子嘛,觉得骑马打仗很神气。但是,我们应该传达给孩子的却是这首诗里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战争让很多家庭失去了爸爸,小孩子就会成为孤儿或者饿死,生活会很艰难,所以打仗并不是好事儿。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看一下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孩子知道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灭顶之灾,从而培养孩子的怜悯之心,让他们知道和平生活的幸福,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怎么不打仗,不让普通家庭的爸爸或者哥哥死在战场上呢?可以通过谈判,加强自身的实力让其他国家自己来降服,通过讲解,让孩子知道战争的危害,并且加深他们对战争的理解与思考。
自在、审美地生活
学习古典文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在地生活”,什么是自在地生活呢?就是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去化解。我们可以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生活在红尘俗世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网上流行的段子说那样:当生活欺骗了你,别怕,它还会继续欺骗下去!既然生活给我们那么多不如意,那我们也没必要为当下的一点小不如意伤心了,就应该放松心态,把事情一点一点解决下去,所以叫“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便是一种生活态度,自然我们会得到一个好心态。
再就是审美地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鉴赏能力是很幸福的事情,当你穿上了喜欢的衣服,做了一件自以为很美的手工,或者发现一处很美的风景,或者画了一副很漂亮的画,我们那一刻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这是用钱买不来的,却又是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能得到的。
这便是,阅读经典带给我们的智慧、美感与惊喜!希望我们与孩子都能够一生与经典相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学说白了,就是做人的学问(国内环境下)
现今社会,做人的学问要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下慢慢学习,形成良好的人生三观。
国学教育更多的是丰富人文知识,也丰富了语言表达库,有利于更好的社交。
将来你的孩子在别人说完“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择主之臣,得遇明主”之后,不会只蹦出一句“俺也一样”,就算一大益处。
国学的载体就是遗传下来的各种典籍。其基本架构就是五经与诸子。
下面说下重点。
1,不要死学,要思考辩证着去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长可以去听一听吴闲云解读的《西游记》,易中天解读的《三国》,他们解读典籍时都有自己的辩证理解。唐僧稍阴险、八戒偏奸诈、刘备并非忠义、曹操配称英雄。
并不是完全赞成他们所说,只是建议在学习典籍内容时,要动脑思考,尤其是把自己代入进去,辩证着思考里面的是非。
2.不照搬,甄别吸收。
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身就不统一,甚至很多都是相对立的。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却偏洒脱,避世超脱。
社会在变化,有益于新时代正确三观的思想可以吸收,这一点上家长要重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请注意,国学不仅仅是古代经典文籍,国学教育,教的是德行,是如何做人,是延续和继承古人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所谓立德树人是根本——如果教育教的是知识和技能,这是未来机器人胜过人类,必然的悲哀,但是如果教育强调的是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力,那么未来可期,那都不是事儿。国学教育,是孩子身心灵一起成长的养份。
上一篇:10种配置的全新雷凌,如何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