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竹子姜子龙的大写意墨竹?
竹子,墨竹,君子竹子姜子龙的大写意墨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姜子龙老师大写墨竹谁能解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艺术家姜子龙,山东枣庄人,画竹三十载。1982年12月入伍,多年笔耕不辍,对竹子经过静观默察,长期实践,得到了画竹的真谛,传竹子的神而遗其冗繁的外貌。
其笔下的墨竹,形神各异、风韵皆俱。或舒朗骨遒,或瘦劲挺拔,或纤柔飘逸,有的附着旗袍更添俊秀,有的风声雨声透纸而来。画中,尽显竹子的生动灵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子龙雷电风雨墨竹大写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姜子龙老师的墨竹大气凛然,充满正能量,是一位难得的书画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子龙墨竹雪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金奖画家邀请!
窃以为,一幅画非简单的风景。一幅好作品,是画家的思想与大自然踫撞后产生的灵感,一般人看画家的技法,而有思想的人是看画家通过画笔向观赏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肤浅庸俗之流,徒知悦目为美,工细为上,则又奉官学派为典型:坐井观天,莫此为甚。清代书画家郑燮有一幅墨竹图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当属墨竹中上乘之作,他敢为人之先,打破古来竹家所忌,画竹为桃、柳叶,取法自然而又通过构思取舍取其神韵浓淡相宜,雅趣横生妙在不似之间。
姜子龙这幅写意之竹与郑燮的墨竹图相比,冗繁少清瘦,凌乱少弹性,真似凄苦人生,令人凄凄然。题图之字为凄风苦雨,只有风起凌乱之势,无狂雨之态,书画要相盎成趣才得书画之韵。
真正的好作品,当让人留连忘返,在触眸的那一刹,画家的画要激起观赏者思想的火花,带来心灵的感动。真正的艺术品臻品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去诠释。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对艺术的主张各有千秋。好作品只有让时间导师去大浪淘沙,只要是金子永远都会绽放光芒,无须你我缀言。
水寒雅芙随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吹宁弯不折。坚韧不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竹之坤道易经解释姜子龙中国画墨竹作品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道,谓大地的属性,出自《易·坤》。
中国艺术家姜子龙老师笔下的墨竹,展现的是中国文化里代表符号之一,竹子。这个在全球分布广泛的物种,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含义,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花中君子,虽曰卓尔,却不似松,风能折松,却不能折竹,原因在于,顺乎天道,怀柔风雪。我们的竹子,雪竹墨竹毛竹君子竹,在姜子龙老师挥毫泼墨的酣畅淋漓之中,如同万化的坤道,讲述人的生命如何融入竹文化。那漫天遍野的竹子,如同没有火焰的烈火,而且是厚德载物的君子,以深厚的道德承担起负载人类文明繁荣的重任。君子之道生长,小人之道忧愁。竹子以深埋地下的隐忍,消散忧愁,而以雨后春笋的速度,征服一切阻隔。
【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宋朝的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东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浅,其生物滋。”竹子柔中有刚,汉代时人们已用竹缆绳打出了深厚度达1600米的盐井,在钢铁柔软如柳的情况下,竹子的身躯依然刚强。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竹子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如同奔腾的马队,需要强大的母亲。竹子用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它的弥漫没有方向,它在地下的横冲直撞,不过为自己的将来造就的德之载体。西南会有同伴,竹子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东北会遇到强大的松柏。安贞吉,是最好祝福,和无边无际的坤道相应。
上一篇:如果你老公每天喝酒到半夜才回来,他说是为了应酬没办法,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