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蜂蜜快速的结晶?
结晶,蜂蜜,葡萄糖如何让蜂蜜快速的结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晶是天然蜂蜜的一种物理特性,在取蜜后一段时间,有些蜂蜜就会出现结晶的现象。那如果是刚采下来的新鲜蜂蜜,多长时间后会结晶?
蜂蜜结晶受到葡萄糖含量、贮存温度、蜜源植物、蜂蜜含水量等多因素的影响。有一些蜂蜜达到条件后,在取蜜后不久后就会出现结晶现象。有些蜂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会结晶,还有一些蜜种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出现结晶现象。
蜂蜜结晶的实质就是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了,在蜂蜜的周围环境达到适宜温度,葡萄糖中的微小结晶核会逐渐增多、长大,最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结晶现象。蜂蜜结晶只是一种物理变化,是不影响蜂蜜食用的。
这个适宜的温度在十几摄氏度比较合适,而且在13℃~14℃左右最容易出现结晶,所以蜂蜜结晶现象大多数发生在春、秋、冬季。但是如果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较少,蜂蜜是不易结晶的。如水白蜜,它长时间在适宜温度下也不易结晶。因为水白蜜的果糖含量比葡萄糖高,使葡萄糖不能结晶。
葡萄糖含量较高的蜂蜜易结晶,如油菜蜜、葵花蜜、 棉花蜜等。果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则不易结晶,如枣花蜜、洋槐蜜、党参蜜等。
枣花、洋槐等不易结晶的蜂蜜需经深冬的持续低温才会慢慢地结晶,而油菜、野坝子等极易结晶的蜂蜜则总是在从蜂巢取出后的几天内迅速结晶。在蜂蜜的结晶温度范围内,蜜温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结晶速度都将相应放慢,超出范围则不能结晶。
蜂蜜的蜜源植物的花蜜也会导致酿造的蜂蜜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例如紫椴白蜜,紫椴白蜜的葡萄糖含量是比较高,但是受蜜源植物的影响,它在夏季气温高时就能够出现结晶现象。
含水量少的蜂蜜容易结晶,而含水量超出标准的蜂蜜则不易结晶。这里就要多提防一些不成熟的水蜜,这种水蜜含水量大,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比较少,是非常不易出现结晶的。并且营养价值较低,不适合调理身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蜂蜜结晶有一些必要的条件:
温度:一般温度在11-14度左右蜂蜜比较容易结晶。
含水量:蜂蜜的含水量在18-24%比较容易结晶。
蜂蜜中的果糖比:果糖比越低,蜂蜜越容易结晶。果糖越高,蜂蜜越难结晶。所以有句话说,上等蜂蜜,不易结晶。
这几个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容易结晶的蜜种,品质是低于不易结晶的蜜种的。所以很多宣称结晶蜜是好蜜,结晶蜜是真蜜,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蜂蜜结晶是天然属性,不同的蜂蜜结晶需要的时间和条件都不一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