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好动、专注力不好,源自早期“压力源”的产生,该如何弥补?
孩子,专注,记忆孩子好动、专注力不好,源自早期“压力源”的产生,该如何弥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好动,专注力不集中等,实际是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掩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而那些不良行为的孩子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爱的孩子。所以培养孩子专注力,就是让你的孩子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通过和善而坚定,互相尊重的榜样,让孩子以尊重方式参与进来,培养专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专注力在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好专注力的孩子能够专心一致的做好每件事,特别是听课、写作业、自我学习等,是一项必不可少又十分重要的生活习惯。但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忽略对专注力的培养。直到孩子五六岁升入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家长才对这一问题后知后觉。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写作业拖拖拉拉许久未能完成。当学习成绩出现延误,家长才提高警觉,却已错过培养专注力的黄金时期。
培养专注力有哪些误区?
1.给孩子买许多培养专注力的书就可以了吗?市面上培养孩子就没专注力的书籍形形色色种类繁多,许多家长购买相关书籍给孩子,孩子自行阅读就觉得“万事大吉”,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书籍会利用“提升专注力”作为销量噱头,其中实质作用微乎其微难以界定。与此同时,每个孩子不同年龄段对于专注力的培养的方式要求各有不同,例如,2岁孩子专注力仅有5分钟,而3岁专注力时间就有10分钟。一本书难以涵盖所有情况的孩子。真正的培养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根据孩子目前年龄个人情况针对性的培养,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效果!
2.孩子看电视很专心代表不需要特别培养专注力吗?现下许多未满一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被电视动画片中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图案吸引。2岁3岁者更甚。能够长时间坐在电视机、ipad前看动画,大人呼叫也无回应,显得十分投入。看似十分专注,但对于孩子专注力来说却是有害无益!动画、游戏画面色彩丰富、配乐生动、画面转换频率快,容易抓住孩子的眼球。然而生活学习却不似其有趣,看多了电视游戏,难免令孩子对生活和学习中相对枯燥的事情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反而造成了对待屏幕意外的事物缺乏专注力与兴趣。
3.男孩相较于女孩注意力更难集中,长大就好了?男孩好动,女孩好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虽然确实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但男女精力、活力差异多集中在2-3岁这个阶段,由于男女性格差异、发育速度的不同有些许区别,但若过了5、6岁依旧如此,家长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1.规律的生活作息:
规律的生活作息更容易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面对一整天几乎都是空闲的时间,孩子许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些什么事情,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制定规律的生活计划,养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好习惯。例如,何时看电视,何时玩玩具,何时看书等。渐渐的孩子对一整天时间的利用和规划更有计划,当孩子对行动有了目标感后,才能更专心的做好当下的事情。
2.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
孩子在玩耍或学习的时候,有家长陪伴时,效率和兴致明显更高!完成效率更好。当孩子一个人学习时,总会被一些额外的其他事情影响,拖拖拉拉许久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在孩子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和鼓励,让孩子保持学习上的信心和兴趣。长久以往孩子惯于高效完成学习功课,提升专注力。
3.创造安静的环境:
当我们在做事时,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更何况是孩子。当孩子在用心做一件事时,周遭的噪音会打断孩子的思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应当在孩子学习、玩耍的时候尽可能保持一个安静的氛围,令孩子免受打搅,对培育孩子的专注力有极大的好处。
上一篇:玻璃上的胶渍如何清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