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总有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把正史当作搞笑的?
正史,演义,历史为什么总有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把正史当作搞笑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可以这位老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之所以造成那样一个主次颠倒的尴尬之角,这就牵涉到了文艺的普及和历史的传承、这两者的宣传推广和市场互搏!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文艺小说,因其被金圣叹评进“十大才子小说”行列而历史上广被推行和流布。
基于此,《三国演义》其知名度之高,市场面之广,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地步。就因此,以致我们普罗大众、想当然地把这虚拟小说《三国演义》、当作了真实的历史事迹……
而反观那些所谓的正史——
因其多被历史研究者掌握且常被束之高阁,所以我们普通民众很难接触、认知……
代代相传,陈陈相因。
长此以往,难保我们不把“演义”当“历史”而把真正的历史反倒看做搞笑的了……
正本始能清源。
由此可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与普及历史基本常识,实在是当务之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三国演义当历史已经很好了,至少没把三国无双当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把《三国演义》当历史这个说法不恰当,因为真正的那段历史,就算正史记载的,也未必就是事实。
首先,个人认为,能让大众把小说演绎当正史,首先说明了这部小说巨大的影响力。这是自身因素,主观条件。《三国演义》能在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从众多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大名著,这基本就说明了它的精彩和经典。场面宏大,故事连贯,人物多样,性格鲜明,等等。在中国,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几乎随便都能说上几个典故。
其次,客观上讲,三国时期,纵然是战火纷飞,乱世景象,然而,却是英雄辈出,星光璀璨。本身传颂性很强,加上作者的文学加工,艺术演绎,必然万世传诵。并且,古代,真正接触正史传记的只是少数官宦巨贾,平常百姓很难,大多通过民间流传。这样,精彩的文学作品,对于枯燥难懂的正史来说,优势是碾压性的。
最后,《三国演义》的忠奸定位很明确,就是褒刘贬曹。从小说里的演绎情节来说,迎合了大众的是非观道德观。许多事件是张冠李戴,夸大虚构,就为了小说的总体基调。但是年代主线和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不变,这样,流传了两千来年的典故,配上盛行了几百年的小说,一般大众的心理上已经把他们当成真实存在发生的了。除非喜欢去了解历史的人,会去对比正史记载。况且,正史记载也不见得都是客观公正,严谨正确的。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三十来岁的私企老板,在听到正史记载的三国人物的情况和小说中相去甚远时,那种不可思议的表情。我之所以说私企老板,就是想说明,一个接触过一定层面的年轻人,尚且如此,可见其他人的情况了。
个人认为,小说绝不是正史,正史也不是真正的历史。要想明确当时,唯有穿越。
我喜欢《三国演义》,喜欢《三国志》,喜欢那段历史。喜欢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也感伤浪花淘尽英雄的无奈。赞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怀,敬服屡败屡战重立大汉的坚韧,钦佩年少即位统领江东的豪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可能是他表达的比较笼统,导致意思表达的不是很清楚。
那位网友的意思是不是说——《三国演义》描写的是汉末晋初的那一段历史,是根据历史而编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里面的内容七分真三分假!
为什么大家经常拿正史来开玩笑?
我认为是,小说写的比较精彩,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人们聊天的时候都喜欢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当然就更喜欢聊三国演义,而不喜欢去聊三国的那一段正史。
由于正史比较枯燥,所以人们往往不愿意阅读,只是大体扫一眼,然后拿来调侃。
另外,正史所记载的也不一定都是事实。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我认为遇到这种事情可以提醒一下,但没有必要太较真!因为我认为,说那些话的人,其实心里知道哪个是正史哪个是小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必要因为一两个人回复你就把这个当作问题做文章,毕竟我们不能阻止别人怎么想
上一篇:一些专家说拆除清理小产权房,会促进房地产的发展,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