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按平仄韵律创作诗词呢?他们真的会写格律诗词吗?
格律,平仄,诗词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按平仄韵律创作诗词呢?他们真的会写格律诗词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格律要求写的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不按格律要求写的叫打油诗。
诗歌,顾名思义,是诗和歌的结合体。汉语言本身就具备抑扬顿挫的音律之美,古人根据语言的顿挫,用平仄的方式来限定诗歌的音律,这样就使我们的诗歌在追求意境美的同时,更加方便于传唱。
严格意义上的诗,是必须遵守诗词格律的,特别是热衷于五言,七言的诗人。格律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具备许多非常专业的汉语知识,除了掌握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音韵,还有格律上的拗救等常识。
但是,诗歌的核心是他的境界。境界没有,格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乾隆皇帝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有格律,没境界,就算贵为皇帝,也没人传唱他的作品。
曹雪芹就说过:若是有了佳句,平仄格律也是可以不要的。这句话,我们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不能误导学习格律诗词的人。
一个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在为了作品的境界而舍弃格律原则,和一个不懂诗词格律而只求诗词意境的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就好比一个登过高处的人,回到低处,和一个从来没有到过高处的人谈论远方一样。
特别是现代社会,接受专业音律学习的人毕竟不多,许多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常常在一些场景有感而发,作诗几首。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说明传统文化在我们老百姓的骨子里扎根很深的。不按格律写诗,不过是文化以另一种不太严肃的方法来教化我们。
相比之下,一些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某些“大咖”,他们精通格律,文化功底很深厚,但是却把诗写滥了。生活写诗,应酬写诗,旅游写诗,完全就是翻版的乾隆皇帝,只追求数量,不讲究质量。这,反倒是一种悲哀吧。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诗穷而词出,词尽而曲出。诗词或许已经走过了他的高峰期,我们再也无法在这方面去超越古人了。
眼前有景道不得,古人有诗在上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懂(或者不按)平仄韵去写律诗,完全不可取。毕竟没有规矩不可以成方圆。
即便是著名的现代诗,也应该尽量有韵律,如《秋歌》(郭小川)、《回延安》(贺敬之)、《女神》(郭沫若)等都有非常美的韵味。更何况是要写律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格律不格律的就象信佛,信则有不信可无,写诗词如同声乐韵曲,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美声激越高亢如大河奔流,民族清脆悠扬若汨汨山泉……作品能流传才是硬道理。格不格律的何必太纠结?不懂格律就打油好了,唱不了正统的学院美声,你就唱山歌吧,只要好听你就尽情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一天鼓捣平仄韵律的人怎么像样的打油诗也写不出来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言文的時代.與白話文的今天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平仄格律是古時代發展總結的標準. 白話文是新時代發展的標準.兩者在詩詞創作上的確也有不合格律平仄的現象.餘認為只要能反映作品耐人回味的意境.優美的畫卷就是一首好的作品.絕不能為了平仄格調選字遣句而破壞了作品的美感. 詩詞創作若不能按格律規則完美表現作品.就不要標七律七絕類標題.按古風創作好了. 不過若真要學習詩詞還是應當下番功夫認識格律.了解格律.運用格律.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縱有個別病句出現也無傷大雅.因為意境為上嘛.
借此批評幾句.頭條出聯者大多胡言亂語.足見其文化欠缺.奉勸此類人等勿在隨意出聯.以污雅趣. 幸還有極少好聯出來.對之心爽.把酒味長.中華之瑰寶.精神之食糧.請勿糟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问题很好分清楚。不按格律写的诗也很多,前人已定名为古风。现代写自由诗或新韵等虽也四句七言或八句七言,不讲究律与仗,可是还非要在作品题名上说七绝或七律,这就怪不得别人指指点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请问大家,在一个三甲医院里干劳动派遣好还是去卫生院干事业编制好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