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逢节假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为何明知如此还有那么多人非要去,错开节点岂不更好?
旅游,节假日,时间每逢节假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为何明知如此还有那么多人非要去,错开节点岂不更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缓解黄金周的出行压力?
客观地说,黄金周期间国人出游扎堆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17年的10月1日,11万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游客留下了多达5吨的垃圾。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全国范围内的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此外,从游客的角度讲,出行的扎堆会让旅行体验大打折扣。比如说,进入景区后,只看到人山人海却不见风景,与此前期望的美好旅程相去甚远;景区的超负荷接待也会降低旅游服务质量。更有甚者,公路与景区承载的超负荷流量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么,应该如何缓解黄金周出行的巨大压力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供需两个层面分别着手考虑。
在供给端,主要方向有三:
第一,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即不断培育新的旅游热点和线路,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建设和提升,不断增强各个景点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并满足市场更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选择。同时,要基于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定制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并结合需求进行相应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挖掘。
第二,着力拓展景区宣传渠道,多角度提升知名度。许多风景优美、历史深厚的旅游景点,由于早期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商业化运作欠缺等因素,始终在旅游市场上不温不火。倘若找准切入点加以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理应不是问题。举例说明,如果没有看过许晴、方中信两大知名影星倾情演绎的MV作品《阆中之恋》,或许很多人都不曾听说阆中这个地名,而片中的一幕幕美景更是令人无比神往,这便是商业化运作成功的例证。更何况,如今媒体早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广播,各种APP、自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同样能够在短时间内给旅游景点带来巨大的人气。当冷门景点不再冷门,游客扎堆问题也能随之缓解。
第三,利用大数据分析,分散出游压力。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协同各旅游网站、购票网站以及景区和酒店等各个板块,构建并完善能够信息共享的旅游大数据信息中心。基于此,有关部门可以即时获取游客的出游信息,包括交通和景区流量信息,从而加强信息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游客的盲目集中。同时,还可以考虑将热门景区游客人数严格控制在阈值之内,引导游客疏散以缓解拥堵。
从需求端看,人们可以充分考量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出行时间与行程安排,将年假、探亲假等其他假期有效运用,实现相对于十一黄金周的错峰出行,从而大大缓解旅游旺季的种种压力。此外,人们也可以将出行目的地的范围扩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高性价比的出境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请自答!
说起来,有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为什么?学生在上学时只有暑假和寒假的假期,家长这时候又不一定有空余时间。所以,很多人都想趁着小长假,国家法定节日,带着孩子想去轻松一下,自然而然地就造成了人满为患;另外,就是很多人想要和关系比较好的同伴一起出去旅游,但是因为休息日不同,只好等到法定节日一起结伴而行,很多旅游景点也是人满为患,这个时候也是所谓的“旺季”,不管是吃的、住的等等,价格都会翻倍。老百姓都想错开“旺季”这个节点,可是时间、经济上都不允许,无奈只好“忍耐”了。什么时候,收入上去了,可支配时间多了,我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存在的便有其合理性。
如你所见,多数人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党。学生的话,还好有寒暑假。
而,上班族,能够正大光明出去玩的时候也只有节假日了。
平时出去,要么调休、要么请假。如果和别人一起出去,只有节假日是最好凑大家时间的。
除去少部分时间自由、财务自由的,可以不看黄历就出门。
多数人,都是指望着国家节假日休息的普通人。
虽然,人满为患、消费比平日贵,但是也没有太多选择。
不过,世界那么大,总有地方人相对没那么多、体验却很好的地方。不能选择时间,可以选择地方和心境嘛。
比如,在广东就有很多O(∩_∩)O哈哈~
像是惠州的盐洲岛、桑洲岛,珠海的桂山岛、庙湾岛、蚊洲岛等等,都是小众又好玩的(估计有些你都没听过),水质也不错,浮潜深潜也可以玩。
有兴趣的,欢迎持续关注我哈,或者直接留言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年的节假日旅游不管是乘坐高铁还是自驾游都会冒出许多的新闻。
什么高速路上一堵堵几个小时,游玩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什么景区排队买票排队上厕所排队上山等等。类似的这种人山人海的情景,真的就是节假日旅游的真实写照。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情形会年复一年的发生且周而复始,络绎不绝。似乎人们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乐此不疲。
其实有如下几个原因:
1.仪式感的驱使。比如就象每个人生日那天,好像应该过得跟平时不一样,要么邀上几个好友一起嗨翻天;要么去买个东西留个纪念。总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应该有特别的做法。节假日也是这样,中国的节日很多,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含义,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都希望在这些特别意义的假日里去做平时不能做到的事。节假日出行就有了一个特别好的借口。至于堵不堵车,人多不多已不是考虑的重点。于是便有了节假日的倾巢出动。
上一篇:VR未来会不会全民普及和手机一样,有公司在研究类似的技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