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家长,6岁的孩子做错事是该打骂还是应该好好和他说道理,分享下你的教育方式?
孩子,错误,问题作为家长,6岁的孩子做错事是该打骂还是应该好好和他说道理,分享下你的教育方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是6岁的孩子,做错事不正常吗?
其次我们是希望孩子以后改正呢还是为了发泄一下我们当时生气的情绪呢?
也许看到这我相信你已经有心中的答案了,
孩子的调皮捣蛋成为眼中的“熊”孩子,那我们怎样帮助孩子呢?打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是对孩子的惩罚,等打完之后孩子还会有抱负心理,更加变本加厉。所以打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那我们在孩子沟通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比如孩子讲你的口红涂在墙上,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很生气,或者是难过
第二,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墙上是不能乱涂乱画的,你是不是想画画呀,那妈妈给你准备一个图画本,以后当你想画画的时候可以用彩笔在上面画了
第三,给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当你说完这些时,孩子可能已经在用抹布擦了,告诉孩子可以用肥皂水,擦得干净。孩子真的会出乎你的意料,将那面墙弄得干干净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6岁孩子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允许孩子犯错,并不是放纵孩子犯错,也不是干等着孩子来犯错,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发生的事情,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的是非甄别能力,降低犯错的概率。
一旦孩子犯错,心态上我们首先要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犯错的原因,帮助孩子改过,并教会孩子承担后果、弥补错误。
处理得当的话,孩子犯错就会变成好事。让孩子既要对错误有认知,也要学会在发生错误后,知道如何修正和弥补。
提供一个应对孩子犯错年龄原则的小贴士:
0-2岁:不能责罚孩子。
2-5岁:清楚的指出孩子的错误,教育要顺其自然。
5-12岁: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学习规则和承担责任。
12-16岁:外向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强一些,对他们所犯错误的批评可以引入是非观念;对内向孩子的批评要讲技巧、更慎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我的观点
6岁孩子做错事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我的做法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其中,教育主要是讲道理,惩罚主要是罚站,严重错误时打几下屁股,我从来不骂孩子。
二、我的教育方式
我的孩子5岁多时,有一次上美术班,课堂上老师讲课时,他在用铅笔扎橡皮玩,没有听讲,被老师点名批评。这是我知道的他第一次在课堂上不听讲,回来并没有怎么批评他,孩子还小,难免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且又是初犯,并不是大问题。我只是在让他认识到自己错误之后,跟他讲以后要认真听课,不然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你学不会。孩子表示理解,并且承诺以后认真听课。然后我们约定,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就要惩罚你了。
然后没过几个月,还是在那个美术课上,孩子又因为没有认真听课被老师点名批评,这次是自己在纸上乱画。
我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四步骤”。
1.认识错误。先让孩子说说自己是不是错了,错在哪里。只有真正认识到了错误,才能改正,不然,他即使口头上承认了错了,也是在父母严厉的口气和威严的脸色下的敷衍应付而已,内心并不服气。
2.分析错误。说说自己为什么要犯错,犯错时在干什么。这是复盘错误的过程。把错误的原因分析清楚,一方面有助于家长辨别孩子当时的心理动机,防止错怪孩子;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更深刻的认识错误。
3.弥补错误。为错误道歉,并说明以后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错了就应该道歉,这种仪式感必须有,让孩子知道犯错是有代价的。对于如何避免再犯,孩子自己提出相应对策,要在哪方面加强和努力。
4.惩罚错误。我让孩子自己决定这次的错误该如何惩罚。父母即使气急了,也不能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骂一顿打,这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幼小的内心种下暴力解决问题的种子,极其不利于他的心理成长。经过上面三步,孩子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后,可以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惩罚。这也是在培养他对于事情严重性的评估能力,防止以后做事没轻没重。
这次孩子选择的是罚站20分钟,我同意了。他真就自己在门口站了20分钟,自己也长了记性,以后没发生过同样的错误。
通过以上步骤,也能给孩子一个梳理问题的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逻辑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无处不在的,要从小抓起。
三、家长在对待孩子错误时,应该做到以下“四个原则”
1.充分倾听孩子的心声。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千万不要主观臆断孩子的对错是非,因为有可能孩子的错误有客观原因,还有可能是家长的认识判断不准确。沟通,重要的是有效,而不是专制。
2.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即使家长内心很生气,是由于恨铁不成钢,也不能暴跳如雷,大发雷霆,既在孩子面前失了态,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因为孩子惧怕的是你的态度,而不是自己的错误。
3.不骂孩子,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要学会尊重孩子,他也有极强的自尊心,而且不容伤害,一旦伤害了孩子幼小脆弱又敏感的自尊心,以后是无法弥补的。孩子不是家长发泄负能量的垃圾桶。
4.通过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孩子犯了错,家长虽然生气,但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并没有放弃他,是爱他的,不只是冰冷的说教,还可以采取以下动作传递你的爱:鼓励的眼神让他勇敢说出自己的错误,拍拍肩膀说“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动,从而觉得再犯错就是对不起父母。
四、结语
孩子犯了错,家长以暴制暴、利用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屈服,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让孩子越来越恨。而通过以上的“四步骤四原则”,家长用对孩子的爱,心平气和、润物无声地让孩子深刻认识、分析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口服心服的接受了惩罚,是解决问题、避免再犯的有效利器。
上一篇:如何让大脑每天少思考点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