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人性,善恶,都是你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此,社会在高速发展,尽量让每一个同胞在生活和精神上有提高。过去革命者在生活困难下因为有伟大信仰,所以有充沛的精神力量而活得轩昂。
今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更应该认每个人也要物质、精神双丰收。各个社会方面正确引导很重要。不能生活美满了,却还有大抱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恶并存,是人用理性在控制着恶、当一个人情绪失控对他人行凶时,理性告诉他这样是犯法的,会牵连无辜!于是他放下了犯罪的刀!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个“念”就是理性!即人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本恶?还是性本善?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何为人之初?就是人从出生的婴儿到3岁的幼儿,是人生的起点。《初》,指的是初心,婴幼儿不具备成人的心智,脑细胞处在萌芽状态,不具备辨别判断对错善恶,更不具备攻击性,父母教导什么,子女就学什么。就象一张白纸,着什么颜色,绘成什么画,完全由父母操控。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是有充分的人体医学和事实根据的。
荀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恶》,指的是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为了自己的生命,只知道索取。实际是将动物所具有的天性,既,天生不用教,就会吃喝拉散,还需要照顾护理。用成人的智力,生搬硬套在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上。是标准的妄顾实际,教条的说法。
人性天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智力发育有快慢高低之分,体格有高低强弱之别。这和遺传基因,生活环境,还有父母的付出,密不可分。这就是《性相近》。
环境塑造人!从幼年起,人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家教,师授,社教等学习过程,是知识品德,身体发育等等的基本基础。而踏入社会后,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的复杂社会现象,都会影响人的三观三情,由稚嫩到逐渐定形。在这个过程会注定人性的确立,品德的好坏,善恶的取舍。这些会表现在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风格和习惯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习惯,这便是《习相远》。
一己之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人是善恶同体的兽,无疑,人性中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成分,关乎到人性链条这一块,恶是肯定存在的,哪怕是好到纯粹的人,也会有一闪念的恶起。人这一辈子,谁也免不了升起恶念,把它摁下去,消化在心底里,才是光阴里最深厚的修行。好人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但一辈子的好人背后,一定是一辈子的修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行一个微尘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做一个微尘重的恶事者,将见其恶报。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可以转发加关注我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答原创》[呲牙](图片来自网络)
人性,从生命的自源体看,无疑,是本善。而不是本恶!
人,一般地情况都是:从母体呱呱降生,到年幼的时期,感受的全是:母亲甘甜的乳汁、温暖的怀抱,和亲人及好友们的关爱与呵护!感知的全是:温暖、亲切、善良与友爱,在幼小的心灵,种植的无疑,是一颗《本善》的种子和幼苗。
有的人长大后,由善转恶,由善变恶,均因环境所致。
由此,一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尤为重要!至关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本无善恶。
刚出世的婴儿,只知吃,喝,睡,玩他的身上有善恶吗?没有,绝对没有。只有当婴儿逐渐长大,才有了善,恶。这是婴儿,所处环境影响的,教育的,结果。绝不是天生就有的
刚出世的婴儿只有动物的本能,何言善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之初,性本善。“是古代人民对人性之初最好的总结。你看那小孩小学生多么纯洁 多么天真可爱,这是因为小孩小学生对他人充满了善意无攻击性。这是善最初的表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