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书法是小技,是这样吗?
书法,也是,古代有人说,书法是小技,是这样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古代的人们认为书法是小道,有可能他们只考虑了书法作为技艺的这一层面,而没有考虑到书法作为艺术的这一层面。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你与我交流讨论,一起坚持对书法和艺术的严肃思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画虽为小技然寓大道。习之不可欺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的?让他秀两笔来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是小技是古人所说的话,因为古人一边从事书法创作,一边称书法为小技,把书法创作视为余事。他们是仕途与书法作比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如今各大专院校成立了书法专业,书法已经独立为一个艺术门类了。作为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是小技显然不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书法是小技,是这样吗?确实如此,在古人来看,书法乃余事,是雕虫小技。但如果你真的就这么看待书法的话,你就被古人欺骗了,因为说这话的古人个个都是书法高手。
例如著名的北宋文人、有名的贤相、书法家文彦博,此人就曾经说过书法是小技,平生也不以书法得名,但后世对他的书法评价却很高。
文彦博书法
古代文人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然后成就一番事业。这几乎成了古代读书人唯一从出路了,有些人穷其一生也不断地就是科举考试。而书法作为科举考试中重要的考核一项,字写得不好,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古代文人几乎都能书。书法是文人必须会的一项技能,但如果你没有其它方面的学问,只靠书法是很难混下去的。
古代书法艺术的理念叫做“文以载道”,不仅仅是你书法好,书写的内容与表现是难分难解的。而今天的书法被单处提取出来作为一门艺术表现形式,文字内容只是成了书法创作的辅助工具。所以今人更看重书法的表现。
欧阳修书法
古代的书法更加注重人的问题,书以人贵,通过笔墨表现人品、人格、人的感情书法,讲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性。欧阳修在《欧阳文忠集》曾经说过:
“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之。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耳,其余泯泯不复见耳。”
欧阳修就说了,古代的人都能书,站在他那个时代确实如此,文人能书是第一位的。但不是你写的好就能传世,被世人称颂。而是你要人品高尚才能传世,举例说颜真卿这个人,就算他写的不好,后人也会珍爱他的书法,为什么?就是因为颜真卿的忠义,人品高尚。五代时期的杨凝式(杨风子),以及北宋时期的李建中的书法,之所以能传世不仅仅是书法好,还是因为他们为人气节高尚、性情雅致,人们因爱其人而兼爱其书法。
杨凝式《韭花帖》
就像当代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一样,他从来不让别人说他是书法家,他认为把字写好,这是一个文人学者应该必备的,没什么好拿来炫耀的。而世人喜欢启功先生的书法同时更是欣赏启功先生的为人,他不仅仅是书法好,他在古代文学方面、古代书画鉴定方面、古文学的教学方面等等,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地贡献。
古代文人有着他们自己骄傲的一面,如果你说他只是书法好,他会认为自己别的方面一事无成。书法只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你若就此就小看了书法,那就大错特错了。书法虽小,它背后的意义却一点不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是所有用“毛笔”书写或者绘画里,最重要的一个水平“提现”,只要书法功底好的艺术家在“绘画”板块更能有所建树。“书法”看似简单,其实是最难的一种“毛笔书写体制”。“书写来源于记录”,就是说:从古代先祖先辈们开始“记录日常生活和时间”开始,“毛笔”就是为“记录”而发明。慢慢形成了“书法”,一种最实用的载体。从“甲骨文,象形文字,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一系列的书法字体的发展与传承,“书法”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所有“书写字体”的永久继承。
从一开始的“一点一横到横竖撇捺”书法书写的规范性更高,水平更凸现,字体风格更明显。远到“王羲之、欧阳修等,近到启功、”等历代书法先辈大师,用他们的书法功底水平都重要性。从“绘画”出发:书法又是绘画功底水平的另一种载体,一副好的绘画作品离不开书法水平,就像唇齿相依,鱼儿离不开水,相互依从,所以,想画好绘画作品,必须先练好书法功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