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为什么要到北极打仗?
北极,苏联,德军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为什么要到北极打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北极之战也令苏联高层充分认识到这一地区的地缘意义。冷战时期,北极成为美苏对抗前沿,双方都谋求这一地区强大的军事存在和战略优势。
摩尔曼斯克成为苏联最大的海空军基地,二战初期孱弱的北方舰队逐渐扩大为苏联五大舰队之首,拥有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庞大核潜艇编队。由此看来,二战时期的北极战场,影响到了其后数十年的军事布局乃至历史走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极有苏联重要的海军基地摩尔曼斯克(苏联科拉半岛上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纬69度,已在北极圈内,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它成了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良港)。
北极有条同盟国战略运输线—北极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同盟国的各种战略物资通过北极航线运输到摩尔曼斯克港。再有铁路运往苏联各大战场后方。北极的这条重要航线 显得格外重要。 北极航线是从英国出发经冰岛绕过挪威,穿越巴伦支海,抵达苏联北部港口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相比其他航线,北极航线路程短,海运货量大,附近又有英国海军力量作掩护,所以,北极航线成为了同盟国援助苏联最重要的航线。德国为了切断这条援助大动脉,陆地出动了精锐步兵师对苏联位于北极核心港口摩尔曼斯克进行了猛烈攻击。然而由于地形气候复杂,以及对苏联红军实力估计不足,德意志式的闪击战,在酷寒的北极收获颇微 。最后,不得不出动海军,对航线上的盟军船进行袭击。1942到1944年,共有26艘德军潜艇活跃在北极航线附近海域,击沉苏军及盟军货船、扫雷舰和护卫舰各十余艘。同时出动空军对摩尔曼斯克城进行猛烈轰炸。几乎四分之三的建筑被炸毁,停在港口的船只也被迫向其他港口转移。但是,德军始终未能控制或摧毁摩尔曼斯克。北极航线虽有运输中断,但未能彻底改变局面,北极战场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
德国在战争早期,希望通过闪电战打垮苏联,因此战略准备不充分,这一点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北极战线尤其关键。而苏军对严寒气候,冰冻的地形地貌下作战的适应力较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