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的姓氏发源地在哪里?
姓氏,楚国,氏族你的姓氏发源地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柴氏——一个伟大的姓氏
我姓柴,所以,就说说我们伟大的柴姓。
之所以说我们柴姓是伟大的姓,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故弄玄虚,而是有家谱,史书为证。
下面是西晋太康年间的柴氏家谱序言:
敕纂修柴氏宗谱序【太康八年(公元287年)】
窃惟
皇上改运,分茅胙土,定姓别族。照得柴氏之先实本少典之后,黄帝有熊氏之子,少吴(昊)金天氏孙,为颛顼,高阳氏娶胜浪氏之女,生卷章。妻女娇,生黎及回代,为祝融,官于高。莘氏之世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日(曰)樊封于昆吾,日(曰)惠连封于濮阳,日(曰)铿封于徐,日(曰)会人封于晋,日(曰)季莲封于楚,为芊姓。会人封晋,赐姓柴,其孙元哲封于韦,当夏商之世代分焉,既有男女则有夫妇,有失(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长幼,而君臣立焉。有君臣则有爵禄,有爵禄则有封邑,有封邑则有茅土,有茅土则有宗族,有宗族则有宗谱,俾其绕绪,相连百裔,归之一祖,本棱茂业,万同乎一根。臣钦奉敕旨,命臣权修谱事。观在廷群臣所进名宦仕续,乃知柴氏家传本于烈山氏,少典之后娶有娇氏之女,日(曰)安登生子日(曰)石年,以姜为姓,以火德王,为炎帝。神农氏少典之如(女)符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轩辕有熊氏,子元嚣为少吴(昊)金天氏孙为颛顼,高阳氏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回,黎与回代为祝融官于高,莘氏之世回生陛(陆)终,睦(陆)终生子六人:日(曰)樊封于昆吾,日(曰)惠连封于帝邱,日(曰)钱铿封于徐,日(曰)会人封于晋,赐姓柴,居平阳为平阳郡公。自少典至会人,凡十九世,会人至承勋凡十二九世,历秦汉魏吴以来,名卿贤相代不乏人,或佐理天朝,或宜获于落镇,皆济济缙绅之光宗谱之辉也。
因敬叙之以垂不朽
太康八年(公元287年)丁未七月吉旦
司空司隶校尉著作郎权知谱事臣崔陵谨序
这是关于柴姓现存最早的谱书序言,序言来自网络,从文中可以看出,上传者因为对于文言文不很熟悉,所以文中很多字出现了错误,例如,里面的曰,上传为日。虽然如此,基本上还是通顺明白,其中的断句,错字改正都是本人所为,限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讹之处,诚心期待大家的指正。从这篇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柴姓本是皇帝后裔,少昊金天氏生黄帝,皇帝生高阳帝颛顼,高阳帝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回代,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老大樊封在昆吾,老二蕙连封在濮阳,老三铿封在徐,老四会人封在晋,皇帝赐姓未柴,这就是柴氏始祖。
还有唐朝贞观六年的序,序中说:
奉纂修柴氏宗谱序【太康贞观六年五月】
臣闻洪茺(荒)未判之初,名为混沌,混沌而后各(名)为太乙,太乙而后名为太始,太始而后名为太初,太初而后名为太极,大极而后名为太素,太素而后名为开辟,开辟而后名为天地,始分天地,始分为两仪。两仪者,清上阳明为天,日月星辰击焉;浊下之凝焉地,山川邱陵聚焉,是以清浊之气分行之,秀而人生焉。故清者为圣,为案能。浊者势愚,为不醒,其为人也,受二气之灵,禀五常之性,而男女,公侯泊(伯)子,武王即位,封先圣之后得平阳郡柴,晋公二十九世孙承勋仍袭前爵,会人为柴氏受姓之祖也,乃帝王之胃(胄)缨,相承三世。孙耿光成时为西河守,孙季芳昭王时为晋阳丞,予(子)宣化彦王时为大理卿,子辅国为赵城令,孙光济懿王时为太常丞,光济长孙范历王时为助教,子成栋山阳令,栋子济时为洛阳牧,子从政,平王时为济南刺史,子春萃为西安守,孙时行为即墨令,子有贞惠王时庶长,有贞子以华为南城刺史,子盛阳为禹城令,子惟庸为定王时大名别驾,孙俨国学禄,子普灵王时为汴州守,普子伯宗为会稽丞,于(子)善长安东丞,孙端礼武昌刺史,礼孙遇时为郑州牧,子可齐武陵令,孙孔明宾慎靓王时中丞,孙懋烈赧王时都尉,子延爵任河内刺史,汉兴迁大理卿转司马,卒于官,谧文靖,子亮工汉文帝朝举文武全才,除郎中,迁司马府侍书,转太子洗马。子宦景帝时为长沙刺史,宦于子玺武帝朝为中丞,玺子懿昭帝时为太子宾客,子淼为济南郡丞,孙知节为徐州牧,节孙宏济东汉时润州郡守,子有光为东安令,子应聘章帝时为太子校书,子永年为东昌牧,子寰为太平丞,寰子敷为宣州判,子京顺帝历阳丞迁广陵太守,因内艰任丹阳,桓帝时为战功拜征南将军,灵帝朝黄门选部侍郎都督江东诸军事,献帝兴平己亥(注:公元195年)对富春侯谥忠肃子运昌为丞,子益国后王朝为充州刺史,都督荆豫诸军事,定国、经国、镇国皆任郡守邑令,衣冠蝉联,延于历代,子孙蕃衍,棋布星罗,若非纂集,安究流传?证得柴氏巨姓,昔西晋武帝梦与神人共语,自称先名贤,于是司空司隶校尉崔陵更集九州百仕贵各先世谱状,投上秘阁,品为天下大姓。当时太子赞善宏文馆侍读学士柴宏道等先世名官,年月投进,详撰成谱,臣汪行忠昨准。贞观六年五月初十日敕旨,命臣品量柴氏大姓,今据开国侯谯襄公柴绍所进先世谱状,伏乞特赐删定。臣谨遵敕命,篡修无差,缮写
进呈,乞行颁降,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序
太康贞观六年五月 吉旦奉
这篇序言中说:“武王之世,封先圣之后得平阳郡柴。”我们从《百家姓》中可以得知,柴姓,郡望为平阳。所以这两个就可以相互佐证。
以上两篇序文都是官修家谱的序言,可信度比较高。除了家谱中的记载史书上的记载是怎样的呢?
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这里的昆吾就是高阳帝之后陆终所生六子中的长子樊,封在昆吾,文中的汤就是商汤,文中“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说明商汤史称“武王”,唐太康年间序文中说的“武王即位,封封先圣之后得平阳郡柴,”中的武王就是商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