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你赞同这句话吗?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人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你赞同这句话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句话用来比喻人穷困了,就会萎靡不振,在他人面前显得自卑。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源自于宋丶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这是一个很将久远的话题,只是现在没有人再提及\"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样的老话,与时令不合,但现实生活中,又的确存在这样的社会现象。
所谓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就是对现在的生活的影射,至少是对很多一部分人是如此,基本大多数人为了三餐而奔波,为了生活所必须而奔波,只有相对少数生活安逸可以做到不取自来,那些只有可能是我们眼中非富即贵的或二代之类的人了。即便如此这些人生活,精神都非常富足,但未必能逃出志短、毛长的人性特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不是因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而是因为这个说法太片面,因为,我们一定也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人穷志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人穷志短“的合理性。
有人说,贫穷的人,往往没有太高的志向,是因为,贫穷的人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到不了很多地方,见不到很多世面,想不到太高远的志向,更没有感受过太多的灯红酒绿、人间繁华,所以可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二、“人穷志坚”的客观性。
难道贫穷的人就注定鼠目寸光,安于现状吗?不是的,很多贫穷的人演绎过很多励志的故事,而这些人往往读过很多的书。书籍是一个好东西,有这样一句话:“要么旅游,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身体到不了远方,通过文字、视频等各种“书籍”,看到的“远方”也是一种远方,于是,心向往之,立志取之。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立志成立新中国,那个时期受压迫的我们不贫穷吗?那个时候共产主义理想志向不远大吗?所以,“人穷志坚”的客观真实性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什么是“志短”,什么是“志坚”?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一个老生常谈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记者曾经问一个放羊的孩子说:“你为什么放羊啊?”孩子说:“放羊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娶老婆生娃”“生娃干什么?”“生娃放羊”......不是因为他贫穷,所以他就没有志向,只不过他的志向是“放羊”——一个很多人都认为是短小的志向。但是,谁的志向又能算作远大的呢?远大和短浅,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农民说我今年的志向是将我家的一亩三分地中的农作物全都养活,不缺苗、不死苗;一个商人说我今年的目标是营业额突破1000万。试问,他们两个,谁的志向更远大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一出生,就注定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无论出身贫穷还是富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并坚持着不放弃,就是最远大的志向,无关富贵贫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乞丐的理想不过是个馍,绝不会去想着做一个县衙,或去研究阿波罗如何着陆什么的,当然也有特例,古韩信胸怀鲲鹏之志,但非范例也!至于马瘦毛长之问亦属当然,瘦骨嶙峋的饿马更显毛长是一眼能看出的。这是普适认知,不用去争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穷志短是指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马瘦毛长,原意是指毛长显瘦,人的头发长就会显得比较瘦,人的头发短就会显得比较胖,现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也比喻人穷志短。
我觉得现在这句话应该这样来理解: “志短人穷”,一个人没有了志气,才会贫穷,正所谓人生可以失意,但是不能失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童年可谓是贫苦交加,讨饭度日,但是心里有一个梦想,有一个志向,历经南征北战,终于黄袍加身。当年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都是贫苦的百姓出生,为了坚持一个信念,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所以,我觉得人再穷,只要有信念,有想法,能坚持,都会走向成功,反而家财万贯,碌碌无为。终会一贫如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赞同。我认为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历史的偏见,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人穷志未必短。比如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秀陈胜、吴广,两人都是贫苦农民,起义前陈胜曾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曾经讨饭度日,从乞丐到皇帝。谁人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上一篇:90后学历不高适合做什么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