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跟父母如何有效沟通?
孩子,自己的,父母孩子跟父母如何有效沟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好吧,那你快点哦\"
......
\"右,你可以陪我下去买菜吗?”
“不好意思,妈妈,我的超级飞侠还没有看完呢,你可以等我10分钟吗?”
“那好吧,那你快点哦”
。。。。。。
如果说三岁前是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那么三岁后,就是从他的世界里看到自己
家长应该如何同孩子聊天,我想,那要看家长想要要给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和孩子做朋友,多和孩子做游戏,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价值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和父母如何有效能沟通?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家长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沟通。就好像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家长就要换个方式沟通,而不是一直在孩子耳边唠叨了,反而需要尊重,理解,同理孩子,当青春期孩子感受到他被尊重,理解,同理时候,孩子更愿意去跟家长说心里话,而不是一直把话埋在心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把天聊死的情境:
①
孩子:“我再也不和某某某玩了”
妈妈:“你不要这样想,你们是最好的朋友啊。”
孩子:“某某某是臭屁虫,我要打死他”
妈妈:“不可以这样说,不可以打人,这样很不礼貌。”
②
孩子:“妈妈,我的作业本不见了。”
妈妈:“谁让你乱丢东西的!”
③
孩子:“我的小金鱼死了。”
爸爸:“不要哭,我再给你买一只。”
孩子:“我就要那一只!”
爸爸:“我给你买只一模一样的。”
孩子:“我就要那一只!”
爸爸:“别闹了!”
④
孩子:“下雨了,老师说明天不能去郊游了。”
妈妈:“老师做的对,下雨天路滑,出去郊游不安全”
孩子:“明天又要上课了。”
妈妈:“学生的任务就是上课。”
愉快的聊天情境:
①
孩子:“我再也不和某某某玩了!”
妈妈:“某某某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
孩子:“我真想打他!”
妈妈:“你这么生气啊。”
孩子:“他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妈妈:“哦~”
孩子:“那个玩具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妈妈:“要是我有超级工具箱把你的玩具修好就好了。”
孩子:“我们现在就试试!”
②
孩子:“我的小金鱼死了。”
爸爸:“这样啊……”
孩子:“她是我的好朋友。”
爸爸:“失去朋友让你很难过。”
孩子:“我还给它喂吃的,我一敲鱼缸它就会游过来,它还会跟我打招呼。”
爸爸:“你们在一起很开心。”
③
孩子:“下雨了,老师说明天不能去郊游了。”
妈妈:“好失望啊,你一直盼着去郊游。”
孩子:“郊游的地方有一个好大的游乐场,我好想去那里玩。”
妈妈:“是吗?”
孩子:“不去郊游的话,又得在教室里上课了。”
妈妈:“真希望给你变一个太阳出来。”
④
孩子:“妈妈,我的作业本不见了。”
妈妈:“哦~”
孩子:“我记得我把它放在桌子上,但是找不到了。”
妈妈:“是吗?”
孩子:“上课的时候我都没法写作业了。”
妈妈:“这样啊……”
孩子:“我已经弄丢两次笔记本了,以后我要记得把它放进书包里,这样就不会丢了。”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沟通的小技巧:
不要轻易去评论,可以用“哦”,“这样啊”,“还有吗”去代替
不要否定孩子,而是说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了解你清楚他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去实现愿望,而不是说教和讲大道理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被理解、被倾听、被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6
要知道孩子的感觉,虽然是一个孩子,但是也是有感觉的。比如孩子说他热,那么他确实会很热。不要用自己的感觉来判读孩子的感觉。
2/6
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家的孩子作比较。每一个孩子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就好比孩子的发育不一样一道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6个月长牙,8个月爬的等等。所以说孩子理解事物时,不是这个孩子理解到了,其他孩子都能理解。
3/6
作为一个孩子,在刚开始学东西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学会多夸奖孩子,不要一味的的责备孩子。“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都不会做”,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呢?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应该这样说“没事,慢慢来,我的宝贝是最棒的,想一想,老师是怎样讲的”等等。
4/6
有些时候,在父母眼里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但在孩子眼里却是很大的事。孩子的世界很小,只要孩子认为是一个时就一定是一个事。比如说他养的一只小动物死了,作为父母,不能这样说“小动物死了,咱们再买一只,没多大点事,别哭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找个地方把动物埋了,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感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