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则天的功与过是什么?
武则天,安西,酷吏武则天的功与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武则天的一生都在全力守护着她的皇位,她重用人才,大量提拔出身民间的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武则天活了83岁,掌权将近50年,从唐高宗年轻时就把握朝廷,一直到她改唐为周,建立了大周政权,最后晚年患病,被大臣们推翻,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接开元盛世,既然她的治理时期能够成为两个社会繁荣时期的过渡点,其社会发达程度肯定不会差。武则天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她深深懂得,一个国家要想恢复元气,达到繁盛,农业不可忽视。垂拱二年,她曾经写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做《兆人本业记》,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就是劝农,鼓励农桑,同时把农业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重点。武则天规定,地方官员对农业的管理,凡是能够达到“田畴肯辟,家有余粮”的,奖励,也就是说,如果你管理好,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这样的官员是要奖励的。但如果你没管理好,为政苛滥,户口流移,也就是你管理的这块老百姓都逃亡了,不会管理,对农民很苛刻,那就是要惩罚的了。怎么惩罚呢?轻则贬官,重则革职查办。历朝历代的皇帝重视农业的有很多,但是像武则天这样亲手写出一本鼓励农桑的书,上下五千年只有她一个。在她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在封建时代,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了,种地的人多了、农民多了,生活稳定了,人口自然也就增长了。但是,武则天还认为,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她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的脚步,还实施了一项措施,那就是兴修水利,武则天执政期间修了将近二十个水利工程,能够查到的有十九个,极大的帮助了农业生产。
武则天的功大于过,本人认为她没有什么错,难道就因为她是个女做了皇帝,别人就有偏见吗,我认为如果在古代多几个武则天那现在的女性也不会这样,她虽然为了做皇帝,有些残忍,当试问天下的帝王不都是踏着别人的身体走过来,天下是给有能力的人做皇帝,只要对百姓好,哪个人做皇帝都一样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功:她自幼熟读诗书,是一位有才使得女子,她本是一位才人,后来被唐太宗发现选入宫中,成为了唐高宗的皇后。由于唐高宗力弱多病,很懦弱,在晚年,武则天发动政变,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在位时,传承了唐太宗选拔贤才,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是唐朝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郭沫若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志宏贞观’所以,他是我国帝王杰出典范
过:他心狠手辣,把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残忍的杀害,从另一方面足以了唐朝社会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则天其功:
1、政治较清明
2、经济有发展
3、国力很强盛
4、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其过:
1.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来,这是耍弄权术的把戏,不值得赞赏.但是要承认,当时所杀的多是李唐宗室贵戚、旧朝元勋大臣,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已经腐朽的士族势力.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又有残暴的一面.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因此,要说武则天是个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据.
2.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政治清明
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2、经济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
上一篇:护士怎么考口腔助理医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