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
高血压,血压,危险如何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随着病情进展,有些患者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浮肿、腰部酸痛等,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肩部酸痛,全身乏力,紧张时出汗,不同部位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结膜下出血、月经过多等)。
由于高血压发病隐匿,发展缓慢,血压逐渐升高,患者在长期耐受中并不一定出现症状,且症状不具典型性,容易受到忽视。
二、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体危险,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但不同人群降压治疗血压达标的目标值是不一样的,要强调两个适度(即降压的速度与幅度,并不是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一定要个体化,平稳、安全、有效、长期达标。
同时,必须干预患者所有已明确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高盐饮食等),处理并存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
高血压药物治疗强调既要降压达标,又要平稳降压,努力减少血压大幅波动。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毫米柱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患者高血压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柱以下。
三、高血压患者 “开药”要注意什么
药物治疗应遵从医生嘱咐,选用适当的抗高血压药,服药要规律,不能随意停止服药。如单一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高血压患者在看过一次门诊以后,就一直按照医生的处方服用抗高血压药。在复诊的时候不注意测量血压,只是报个药名让医生开处方,不调整药品品种、剂量。
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当,有时候可能会发生风险。因为:
血压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必须根据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如不注意,血压过高会诱发脑出血;血压过低又会引起心绞痛和脑血栓等。
此外,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还可能会引起血钾、血糖等的变化。
即使血压达标,患者也应经常监测血压,定期到门诊复查,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
四、高血压患者应怎样注意饮食起居
(1) 控制体重。降低腰围和体重对控制血压非常关键,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注意起床动作和清晨运动。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清醒后动作宜慢。
(3)注意保暖。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在寒冷环境下工作,忌频繁进出温差大的环境。冬天,高血压患者宜选择室内运动,且一定要保暖,尤其注意手脚和面部保暖,外周血管受冷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
(4)调节情志,平衡心态。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这种精神状态常使高血压患者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降低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5)调整房事节奏。性生活使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高血压患者应适度节制房事。高血压伴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不要擅自服用助性药物,尤其是因心绞痛、高血压而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者。
总之,明白高血压有哪些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将高血压的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了解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有助于知道高血压治疗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知道高血压患者 “开药”时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醒患者朋友平时开药时多注意,要根据血压情况和靶器官受损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掌握了高血压患者饮食起居要注意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重塑健康的身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血压严重不严重都需要治疗,指望着不改变高血压自然消失,这个是有点难度。
疾病主要问题就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想想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纠偏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
以前在河南根本不知道吃的菜咸,直到来了深圳工作几年,一回家发现饭菜特咸,才意识到我们那里为啥高血压患者多的原因了。
如果不是改变压根不晓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判断高血压是不是很严重?
高血压是现在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防治高血压的终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心、脑、肾和动脉)、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外周动脉狭窄闭塞)发生。也就是说,高血压防治的目标是在“治未病”。所以,高血压不仅要从血压监测数据上进行分级,还要从危险程度上进行“风险指数”评估,也就是评价高血压的危险性。
如何判断高血压是不是严重?
根据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造成的器官功能损害(心、脑、肾、血管)、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高血压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很高危)。
低危指预计10年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危险低于15%。中危指预计10年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危险为15%~20%。高危指预计10年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危险为20%~30%。极高危也称很高危,是指预计10年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危险性最高,达30%以上。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危险分层分的是患者这个整体人的风险,而不仅仅只是高血压的风险。换句话说,是高血压对整个身体不良影响的风险指数。危险分层级别越高,代表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高。高血压级别低并不一定代表危险性小。有些高血压级别比较低,但合并有重要危险因素或器官损害或合并有糖尿病等,也属于很高危范畴,也需要积极治疗。
如何应对高血压,防范风险?
低危患者
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和危险因素3个月,如血压降到正常后可以继续观察,否则开始药物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