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剩饭剩菜总是不舍得倒掉?是不是他们没有收入才觉得格外珍惜?
剩菜,剩饭,粮食为什么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剩饭剩菜总是不舍得倒掉?是不是他们没有收入才觉得格外珍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的老一代人都是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在那个坚苦年岁月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吃粉渣子,观香土,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听老一辈的人讲还有被饿死的,我的爷爷辈就是饿到得水肿病而死的,在那些年代买米买面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等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我记得老妈说过,怀我时只吃了三次肉,而且还是队上的温猪肉,十月怀胎只吃三回肉,可想而知换着现在谁受得了,(不过那些年代人很少得三高病,但是容易得营养不良平血)话说回来,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堤高,以就是国强民富,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现在想穿什么有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水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下馆子进宾馆,吃一顿上千元万元,吃不完就到掉,在他们年代一个月吃回肉都是奢望,所以说我们父母们觉得是浪费,过夜菜要吃掉,甚至几天还要吃,这就是我们父母们勤俭节约美德,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美好的精神,以俭养德光荣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纪大的人舍不得倒掉剩菜剩饭,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老人过去过惯了苦日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读初中时,一个月供应18斤高粱粉,学生每天吃高粱糊,那种说不出的口感,一日三餐叫人难咽。由于我姊妹多,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不知道父母从哪弄到的钱,维持我交给学校的伙食费,一个月15元,这是一分不能少的,但一个月的菜金只能吃半个月,下半月只好回家带菜。星期天下午上学,带着母亲腌制的咸菜,从星期一吃至星期六下午,一缸子菜吃六天,到星期四后,菜都长白毛了,春夏天星期三就变霉了,有什么办法?吃呀!如今生活水平,无法说好,比过去过年都强。但我很珍惜今天的生活,从来不轻易倒掉剩菜剩饭,孩子们对我的做法很反感,反感也没办法,这个习惯只有坚持到自己离开人世时才会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為年紀大的人,那年代生活比較甘苦,所以特別珍惜食物,其实真是不能浪費食物的,自己的衣食為什麼要浪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老人,都是经历过60年的苦日子过来的人,对于食物相当的珍惜。他们大多数人都有“劳保”,单单吃饭的话,每天都可以吃的更好更有营养,但是他们却更加偏爱粗茶淡饭!虽然说我接触的都是些平民百姓,自己的父母和岳父岳母,但是每次的剩饭剩菜都舍不得扔掉!反而是现在的年青人,没吃过多少苦,对于食物,对于粮食,没有多少深刻的概念,吃东西比较浪费。其实不仅是对于食物,在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上,老人的行为都值得年青人借鉴和学习,在老人身上,多了一份沉稳少了一份浮躁!这正是现在年轻人所欠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父辈们都是从困难时期经历过来的。那时候物资匮乏,生活中处处要省吃俭用,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和有没有收入并无关系。虽然现在物质丰富了,剩饭剩菜对健康不利,但爱惜粮食仍然应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大跃进、自然灾害的年代,但因为父辈的影响,以及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教育,一直以来也坚持用“不浪费一粒粮食”来要求自己,并且也教育我儿子珍惜粮食!
再者,粮食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人类应该懂得感恩并有敬畏感!虽然现在吃喝不愁,但浪费粮食仍然是可耻的。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终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粮食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唉,咋说呢?我们这一代当年都是吃定量熬过来的,那时一天九两粮,一个月三两油。日子过的特艰苦,有不少的人家粮食都吃不到月未,差二,三天。只好冲酱油水充飢。隔夜飯?隔顿的都没有!从苦日子过来的人都仔细。算了!不说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