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孩子,儿童,父母如何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感谢邀请,作为曾经做了十几年留守儿童的我,通过大学期间的毕业设计,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以下看法:
文中提及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视频,可搜索关注《归德城事》进行观看,谢谢。
由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转向繁华富裕的大都市,因此,在中国的农村就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孤独的守候,少有依靠。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然质变成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心理问题以及对于父母和未来的美好希冀。
这部作品所拍摄的地点是在我的家乡——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固堆乡后张楼刘庄村。之所以确定在自己的家乡拍摄留守儿童题材,不仅仅是因为对地点的熟悉,更多的是因为我有过被留守的经历,可以感同身受。从我八岁开始,那个时候刚上小学,父母就出去打工,这种被留守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5年6月,整整15年的时间,那种既想念父母又埋怨父母的错综复杂的心情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虽然内心明白父母在外打工的不易,但心中也不乏有些心酸,因为相对于别的孩子来说,我的童年是空白的。
相信这些孩子的童年也是毫无生机的。平日里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内心倍感孤独,加之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偏低,不能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就会促使他们出现厌学、叛逆的心理。
一个电视作品的主旨思想则传达出整部电视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主题得到升华。《最熟悉的陌生人》主要是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拍摄加之采访,来展现作为留守儿童的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传达出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升华主题。
贫困,与人类相伴而生。是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无法逃脱的梦魇。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名词,而是被每一个国家赋予了社会学意义。它似乎是上天专门为我们设下的魔咒,召之即来却挥之不去,始终弥漫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角落。它有着无数的特征:荒凉、贫瘠、疾病、灾难......贫民窟、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这些都是贫困的“子女”。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就业岗位的明显增多,大量的用工需求,让中国大地出现了一亿多只每年迁徙一次的“候鸟”。他们没有翅膀,没有羽毛,没有自己城市的天空。他们从贫困温暖的故土飞向富裕冷漠的都市,即便孩子把他们当做最熟悉的陌生人,但他们依旧坚持飞翔,只因生活的窘境让他们也别无选择。
《最熟悉的陌生人》通过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的视角,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描述了在中国大多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向观众呈现了“留守儿童的体贴懂事”、“留守儿童渴望关怀的声音”以及“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真实感想”三种不同的情感,传达出广大留守儿童对爱的渴望,同时呼吁广大父母在给孩子丰厚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常回家看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别让他哭泣,少分离,多陪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留守儿童作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希望希望可以通过我拍摄的毕业作品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对父母日日夜夜的思念。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促使我创作一部有关留守儿童的毕业作品,不仅仅是经历相同,而是我想为我的大学留下一份美好的纪念,同时也作为检验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父母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漫长而短暂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希望可以通过我拍摄的毕业作品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对父母日日夜夜的思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也是很多做父母的很想改变的问题。有哪一个父母不想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的成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多父母很无奈,在家里生活来源有限,在家里陪孩子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背井离乡的谋生成。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隔代教育对小孩子成长很不利。希望国家能加大力度改善与关爱这个留守儿童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咋认识!都是无奈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候就是留守儿童,从上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我外婆外公带的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富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这个就关乎国民素质了,提高国民素质也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国教育要提升,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确是有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需要政府的帮助,还要国家政策上也可以有这方面的倾斜 ,比如实行十二年的义务教育等政策。还有就是政府的钱一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抵制贪污腐败啊。再说留守儿童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社会发展迅速,老一辈的思想已经不适用于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思想落后,社会能进步吗?留守儿童很可怜的,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我小时候我妈我爸一年回来两三次吧,有一次过年,我爸妈回家,我外婆对我说刚刚抱着你的是你爸爸,问我认不认识他,我说认识。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我心生怨恨,怨恨爸妈为什么不带我在身边,为什么农村要重男轻女,为什么带我弟弟在身边,为什么我接受农村落后的教育,为什么弟弟可以接受城里的教育,为什么我成绩这么好还要留在农村,为什么我弟弟受城里的教育成绩还那么差,后来年龄大了,也就慢慢想开了,虽说怨恨现在还有,但是事实上,现在心中还要有一点怨恨他们,不怨恨是不可能的,从小到大我的家长会从来没有家长出席,因为我成绩好,特别希望我爸妈能够来我的家长会,这是我举的一个例子,但是我感觉到特别庆幸的是我有一个好外婆好外公,待我很好,青春期人是会变得叛逆,如果不好好教育,很多的留守儿童都会走上弯路的,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真的希望父母能够在孩子最需要你们的时候出现。我当年的青春期是我自己一个人慢慢消化,慢慢熬过来的,就是在青春期我的成绩有明显的下滑,但是到后面,自己也慢慢坚持下来了。最后希望民族富强,国民素质提高,还要有廉政执法,政策帮扶,只有实现这些,留守儿童问题也就解决了。
上一篇:夏季长寿花如何插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