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花溪区女子以办理手续为由,先后诈骗他人近5万元, 你怎么看?
的人,骗子,万元花溪区女子以办理手续为由,先后诈骗他人近5万元,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花溪区女子以办理手续为由,先后诈骗他人近5万元, 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明这女人相当聪明有本事。不过本事用错地方了。不走正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落入了法网。山不转路转。江不转水相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利用电信手段,诈骗数额超过5万元,则可能判处3年以上。
如果是普通诈骗,诈骗数额10万元以内,则可能判处3年以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制裁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集证据。 去法院起诉。 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障自己的权益。此类女子以诈骗为生,不正当谋取利益,多次诈骗他人。必须严惩不贷,以免继续祸害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古到今,行骗和防骗就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孪生兄弟,他们之间的生死斗争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到今天,而且肯定还要持续下去。正如俗话所说:“天天有神仙下凡,场场有骗子上街。”行骗和被骗的离奇或平淡的故事,一直就没有停止上演。骗子很多低级的屡见不鲜的手段往往屡试不爽,致使人们经常上当受骗。就像题主介绍的的女子,仅仅是以“办手续”为名,行骗得逞,就使一人多次被骗,诈骗金额近五万元。不得不令人感慨。怎样防止生活中的诈骗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层出不穷的发生呢?首先,要有防骗意识。拒绝受骗,不要贪图不当利益和便宜。构筑防骗防火墙。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贪图利益和便宜是人的本性。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在骗子虚假承诺或者先舍出一点小利益的情况下,诈骗对象往往接招。我一个邻居的姐夫,认识但不彻底了解底细的人向他借款十万元,月利百分之六。邻居姐夫动心了,以房抵押贷款十万元借出去,利息收了两个月后,借款人告诉他生意失败房子车子都卖了,本利都还不了,以后找到钱第一个还他家。邻居姐夫两口子因此分手各奔东西,老岳父不时帮忙还一下贷款利息。受骗致使家破人亡,损失惨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还有,生活工作不走不合常规的捷径。由于我们国家的“人情社会”背景,有些人可以通过非正规渠道办成一般人正常情况下办不了或非常费周折的事情。这种情形这样的人确实存在。这些人通过充当掮客给别人办事,自己也获得一些好处。如果有人贪图这种方便和好处,听信骗子的花言巧语,那就掉进了骗子的陷阱,骗你就没有商量,上当受骗理所当然。题主讲述的受骗人士,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现在政府着力打造“阳光政务”,合法合规的事情正规渠道都可以办理。非分想法诉诸歪门邪道,不想上当都不可能。其次,要有识别诈骗行为的能力。特别是以高技术条件为支撑,结合个人信息泄露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式,普通人闻所未闻,上当受骗者众多。这些诈骗方式,超出了“有贪才有骗”的常规,令人防不胜防。对于这些新型诈骗方式必须要了解掌握,能够识别,避免受骗。再次,公民要提高个人文化素质,能够准确地对客观事物做出科学判断,是不是骗局可以一眼看穿,防患于未然。防止诈骗事件的方发生。最后,受骗一旦发生,及时报警,争取警方介入,力争减少或挽回损失。国家加强打击,个人增强防范,把诈骗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低限度,是可以做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妇女的这种做法,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她的,她文化有多高暂且不论,作为一个女人,她在骗人的时候可以开口成文,心不跳,脸不红,可以让那些需要办证的人信以为真,愿意选择相信。只可惜,她的这种“聪明”用不对地方,如果她用对地方,比如销售啊,售货员,导购员啊什么的,那绝对是个人才。可惜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却找不到这样的人。而她却用这种方式去骗人。可惜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