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老师经常用过于伤自尊的词语批评孩子,孩子很伤心,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老师,家长面对老师经常用过于伤自尊的词语批评孩子,孩子很伤心,家长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以鼓励为主,但不能姑息所犯错误。当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用过于伤自尊的词语批评的时候,要从正面加以沟通,以鼓励教育为主,切莫总是认为自己孩子是最好的,夸大孩子的特长和智力,这样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冲动而随心所欲。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批评,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的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方面家长应该在家里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闲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做到引导孩子讲文明讲礼貌,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宽容大度,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只有这样,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交流沟通,多一些激励鼓舞,想必孩子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家长也会正确处理好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面对老师经常用过于伤自尊的词语批评孩子,作为家长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做好“两面派”。在家对孩子要严中有爱,多交流沟通,多鼓励教育,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讲老师的坏话或帮孩子到学校大吵大闹,这样势必助长了孩子的坏毛病,让他意识到有父母撑腰,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在校对老师既要问明原因,了解事情的真相,教师教育孩子家长支持,如果是因为学习不好伤害孩子自尊心,并用不中听的话批评孩子,家长也要据理力争,为孩孑讨个说法。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辈子要做的事,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学会忍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底线千万不可因为爱而变得模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学生调皮,或者捣乱,在学校里老师批评学生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相信很多人也被老师批评过。甚至被老师拿戒尺打过的都有。当然,这是一种情况,是学生犯错在先。近年来,我们也看到很多新闻,有极个别老师体罚学生,虐待学生,影响非常恶劣。
不过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觉得还是要搞清楚具体情况,个人猜测有下面几种可能性:
第一、孩子有可能在说谎
如果真如孩子说的那样,自己学习努力,成绩也非常优秀,平时在学校里又非常听话的话,正常来说,这种学生,老师都会喜欢得不得了。试问,谁不喜欢学习成绩好,又听话的学生呢。家长如此,老师也是如此。
那么,出现孩子描述的这种情况,就有一种可能性,孩子有可能撒谎了,没有对家长说实话。说谎的情况可能有两种:
一是孩子自己确实犯了错,不敢跟家长说,怕被家长骂。于是不敢对家长说实话,跟家长报告的时候,轻描淡写,一味夸大老师骂他了,对自己犯错的事,只字不提,或者避重就轻了。
二是孩子可能犯了错,但也不是特别严重。可能老师也说了他几句,但远未达到训斥那种地步。可能孩子觉得有点委屈,心里难受,觉得是老师在刁难自己,然后觉得老师骂得太难听。
说实话,上面两种情况,在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做,在犯了错之后,为了逃避家长再骂自己,回家跟父母简直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被老师骂了几句,也会记恨在心,在心里不知道骂了老师多少遍,逢人便说这个老师不行,骂老师,太恶毒,不喜欢这种老师。
第二、孩子跟老师之间可能有什么误会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多,做老师的也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一般的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也很难做到全部了解。有时候,在一些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误会,或者有个别学生喜欢打小报告,从而造成老师对个别学生有不好的印象。一旦这种坏印象形成,有的老师比较固执,一时半会很难改变,只要是这个学生再犯点小错误,有时候也会小题大作,“旧账新账一起算”,教育学生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言语过激的情况。
第三、家长跟老师之间可能有什么误会
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一年到头,家长跟老师也见不上一面,没有家长会,没事家长也不会被请到学校。但,现在的中小学里,家长跟老师的接触还是比较多的,很多学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特别是一些重要考试结束后,一些低年级学生还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还有一些调皮 的学生,家长也时不时被请到学校。还有可能老师会去家里家访。在这些接触过程中,家长是否有可能跟老师之间有什么误会?
如果有这种误会发生,一般来说,老师不会将气撒在学生头上,会直接跟家长说明情况。但不排除有个别老师,有事不明说,心胸不开阔,将气撒在学生头上,让孩子在中间莫名其妙的受委屈。
上述这些情况,纯属个人猜测,这也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既然事情已经出来了,孩子又小,作为家长,肯定要去帮助解决,以免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跟孩子好好聊聊
家长碰到这种事情,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必须是跟自己的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家长不能带着情绪说话,要带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语气,首先要先站在自己孩子这边去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让孩子放下戒心,详细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描述一遍,特别是到一些关键细节的时候,家长还是要详细询问一下,先不用着急表态。
当孩子把所有的事情描述结束之后,家长自己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孩子太小,看待的问题的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还是被老师骂过之后,说话的语气都肯定是带着感情色彩。但家长要帮助孩子打开心结,就必须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否则首先立场就站错了,只会事情越搞越复杂。
第二、找机会跟老师沟通一下
听完孩子的描述,有可能只是一面之词,家长要想搞清楚状况,还是要搞老师再去了解一下。可以预见的是,老师说的跟孩子说的会有很大的出入,家长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过跟老师去沟通了解,要注意方式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麻烦。
既然是老师骂了学生,不管这位老师是对是错,家长在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建议最好是先放低姿态,以孩子犯错为由,找老师了解孩子是犯了什么错,错在哪?说明这次来是了解孩子情况的,然后希望以后能够改正的。不要出现一上来就跟老师吵架的架势,否则于事无补。听听老师怎么说,再做下一步打算。在跟老师沟通过程中,适时的将孩子的一些说法也委婉地表达出来,看看老师的反应。
第三、分类施策
在跟孩子和老师都做过沟通之后,家长要跟法官断案一下,有个综合分析的判断,搞清楚问题症结在哪,然后做为家长,再进行分数施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