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在叛逆期该不该管?
孩子,叛逆,父母孩子在叛逆期该不该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找准原因,摸清孩子的命脉,稳定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孩子的叛逆,而不是大惊小怪,或者宣示主权,这就会激化与孩子的矛盾,让孩子更加叛逆。比如说,你现在看起来很生气!你是有什么委屈吗?引导孩子说出叛逆的原因,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你还反了天了,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接下来就是和孩子进行真心地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前提是拿真心换取孩子的信任,对孩子要表现出无条件的爱,不然孩子不会和你交流,因为他认为父母就是狡辩,只会用爱的名义来压自己,不会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
倾听孩子的心声时,不能打断孩子的说话,也不能随意进行评判,给出自己想当然的建议。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要深表同情,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嗯嗯!原来是这样的!真让人气愤啊!”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了家长的重视。
最后,就是孩子稳定了情绪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认识自己犯的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制定规则,提醒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孩子的叛逆就不会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成为教育孩子的良好契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常所说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听话、自作主张的时期。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当然更讨人喜欢。听话最重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乍一看来,纠正孩子的叛逆,似乎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孩子的确也是在某些方面与家长的期望有所差别,或者说在他们的教育观中存在不听话的表现。
可是再好好想想看,孩子的叛逆从何而来?他的叛逆,到底应不应该被称为是“叛逆”呢?
孩子成长过程中,通常有三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2-3岁的时候,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此时,他的脑袋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世界,于是他的意识会认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会直接去拿,而不管这是不是他的。父母制止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哭闹。
第二个叛逆期: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孩子变化了,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跟着变,孩子没有得到恰当引导,会变得更加叛逆。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的青春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于是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感,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父母如果此时强行管制,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所有“叛逆期”的表现,根源在于家长先入为主,为孩子所有的行动做主,变成了孩子人生的守门员。于是家长和孩子方面,就生活的主动权展开了激烈的对话。
面对孩子叛逆期,家长做好这几步:
1.父母以身作则
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如果父母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也就没有权威。
2.多对孩子说肯定句
面对能走会跑的孩子,家长最常挂嘴边的俩字便是“不要”。而“不要……”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表达方式,也是最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的说话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潜意识都不接收否定的词汇,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潜意识越会告诉你“要做”。
所以,家长要注意用肯定的句式,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给孩子指明方向。
3.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
◎分清场合和措辞。
◎批评措辞要适当,
◎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
4.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
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就会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而不管多小的选择,都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参与感,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的心理满足,从而内心健康地成长。
5.给孩子越来越大的自主空间
有些家长总是想控制孩子、管制孩子、设计孩子。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更多地是靠孩子的自觉和自律,而且要给孩子以自主的空间,要尊重孩子自主的空间。
6.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
告诉孩子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
7.采用实践体验法
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不幸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奢望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经常使用绝对的压制手段。
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愤怒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家长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家长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有技巧的管。
1.孩子在“叛逆期”的原因,首先就是家长管的太多了。但是作为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职能,当然不能放任孩子。
2.孩子在青春期集中爆发出一些诸如不愿意交流,脾气暴躁,不想上学,玩游戏等“叛逆”的行为,主要是家长在养育过程中的强控制和严要求所致。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3.“管孩子”的背后是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父母陪伴孩子长大,关键是要学会爱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