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育之教,是在于孩子还是在于大人?
孩子,家长,父母教育之教,是在于孩子还是在于大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教育之教,是在于孩子还是在于大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教育之教,在于大人。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人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反省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修正,不断提升自己。反过来也促进了对孩子的教育。
教育主要在于引领者。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错的,那么孩子也不可能学好;如果父母自己做的不好,那么教育孩子也没有说服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教育更多的责任在于父母。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没有哪一个孩子不需要被得到父母的肯定,目光短浅的父母会因为孩子一次的失误而重挫孩子的自信心;而有远见的父母,会在一次失败中发现孩子的潜力与优势。无论是从兴趣培养上还是从学习规划上,甚至是就业选择上,有远见的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建议和指导。
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被引导、被启发;对于大人来说,是反省与自我提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育一个孩子更是如此。要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等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之教,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类。首先来说说家庭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有教和育两层含义,而现在的很多家庭,停留在“养”这个层面,供孩子吃住穿,满足孩子的生活足球较多,而忽略了“育”这个环节,要知道,“育”才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现在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很多,溯本求源会发现,这些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个问题家庭,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夫妻关系不和睦家庭等,这些家庭影响往往都忽视了对孩子的“育”的层面,不从孩子的习惯、品德、心理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孩子,家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极大!
其次说说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为主,但更为重要的是品德思想教育。学校除了传授学生学科知识外,还得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生活技能、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教育。一个一“健康”的学生,一定不仅仅是学科成绩优秀,更重要的心理健康、独立生存、品德良好、习惯良好等等。所以学校之教,不仅在于教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生存、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当然,社会也是一所大学!鱼龙混杂,好的不好的都有可能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接触世界的形式异常丰富,手机、网络等等,如果社会带给学生的负能量多些,学生的成长就会倾斜;如果社会给学生的正能量多,学生的成长就会积极向上,所以家庭、学校一定要对学生的成长加以积极的引导。
所以,教育之教,在于大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几天看见朋友圈里有个妈妈发文,说昨天儿子突然想在上厕所的同时喝酸奶,爸爸反对,但妈妈支持,因为觉得9岁的孩子挑战一些无关痛痒的禁忌未必不是好事。如果是你碰到了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怎么做就代表了你的教育理念,而你的教育理念也来自你长期接受的教育。
回到今天这个问题,教育是教大人还是教孩子?显然这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教育从来都不是单指拿着书读或坐在课堂里正儿八经上课,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学习,关键是我们是否意识到。就拿最开始提到的例子来说,仔细想想,父母对孩子说“不”是很高频发生的,而又有多少被我们说“不”的事是真正完全不能尝试的呢?面对孩子的时候,“不”是一个很能彰显父母权威感的字,让我们感觉能掌控局面。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当每次说不的时候在心理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呢?也许,就会做出不同的决定。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直都来自对未知的突破而不是对已知的固守,不是吗?
所以说,在面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能够保持自我觉知,打破自我局限,这就是育儿先育己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为您分享更多优质教育心理理论和案例经验】
你提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尽管不是那么绝对,但至少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熏陶和影响确实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发展。
第一,教育孩子问题首先是家长自身问题。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重要影响。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争取做什么样的人。虎父无犬子,一些品行兼优的家长教育的孩子也往往各方面素质较高;而一些自身素质较差、各方面问题很多的家长很难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孩子。
第二,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也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著名教育家罗素认为,品格教育在孩子6岁前就已基本完成,6岁以后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以巩固。中国有句古语“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对人的一生来说,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方式来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难纠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科学施教。
上一篇:亚冠生死战塔利斯卡铁定缺席,广州恒大靠谁进攻,韦世豪是否可以顶替塔神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