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育之教,是在于孩子还是在于大人?
孩子,家长,父母教育之教,是在于孩子还是在于大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应该是跟社会现象相结合的,社会风气乱象不止,你怎么能拿理论教化大众。应该是把社会风气整顿好,所有潜规则消除丢,大多数潜规则来源不说大家都知道。一个社会好比一个人生了大病,不下狠药是不会好的,慢慢拖,一拖毛病越重,到最后无法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之教,既在于孩子,也在于大人。大人施教,孩子被教,二者缺一不可这,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对孩子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多点耐心去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日常行为规范和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话孩子在以后才能不至于成为问题少年,问题青年。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老师,孩子,三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如果只有一方努力,另一方不配合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人一生中教育会贯穿始终。所以,作为老师,家长更要肩负起教育的责任,为社会多培养优秀的人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于全社会要的人要积极去推广,大家是要用心去领会的,是从心底去意识到的,所谓习惯成自然,只要习惯了,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都会自然而然的去做好这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大人需要孩子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的关键在成年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教育之教,既在于孩子和老师,但更在于家长。我认为,用“因才施教”来形容这种关系是最恰当不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相似,有可能家庭环境不同;环境相似,有可能品性不同;环境和性格相似,有可能天资不同,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才施教才是家长和老师最好的教育理念。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就看家长如何细心去发现和挖掘。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父亲就是一个独具慧眼,细心的家长。郑渊洁仅读到小学四年级,把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这样淘气的故事,让学校开除了,郑父知道后,没有责骂和放弃,自己在家独自教起了孩子。从此,小郑在父亲的带领下,阅读了不少书刊名著,学习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正是郑父的悉心栽培,成就了一位小学没有毕业“中国最有钱”的大作家。
每个孩子天性资质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如果家长没有细心的观察和挖掘,千篇一律的采用同一种教育模式,那是误导孩子的,引起孩子的叛逆行为也就在所难免的。家长应顺应孩子的品性和爱好,陪伴孩子铺垫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时光飞逝,郑渊洁成年后也养育了一双儿女,有了自己的经历后,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奉行尊重和平等的教育理念,因才施教。女儿生性聪明,领悟力强,爱好读书,成绩优秀,一直在学校都名列前茅。儿子则步父亲后尘,小学学不下去,没毕业就退学了。郑渊洁在家自己编写了各类教材亲自教导起儿子来。在家庭教育上,郑渊洁和儿女们始终保持平等,他不让孩子叫自己“爸爸“,还一度称儿子为大哥。后来,女儿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成为了学霸。儿子也成为了企业的CEO。虽然,儿子的成功是沾了童话大王老爹的光,我们一般的家长,是做不了让孩子退学回家这样的决定,学校的教育毕竟更为科学专业,但尊重孩子天性发展,包容孩子的缺点,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是很值得家长们学习的。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哥哥和妹妹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教育之教,在于孩子本身特性,更在于父母的教育模式。父母的格局和关爱承载着孩子的未来,你认为对吗?
上一篇:亚冠生死战塔利斯卡铁定缺席,广州恒大靠谁进攻,韦世豪是否可以顶替塔神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