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儿子考研已经录取,只是导师职称才是个讲师该如何是好?
导师,讲师,副教授儿子考研已经录取,只是导师职称才是个讲师该如何是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关注高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在我看来,题主儿子研究生导师是个讲师,这是一件好事。我从三个方面解释一下吧:
第一,讲师能成为硕导吗?很多人觉得讲师怎么能指导研究生呢,其实这在高校里,特别是985、211高校里已经比较常见了,一方面职称比较难,但研究生很多又需要人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升的一种政策支持。现在,研究生导师的推荐评审,首先就是要破除唯学历和唯职称,博士、教授如果做得不好,一样会被取消导师资格,硕士、讲师做得好,一样可以指导研究生。当然,跨级就不大常见了,一般是博士学历的讲师或硕士学历的副教授有条件申硕导,但不能申博导。
第二,讲师成硕导需要什么?首先来说,能成为硕导的讲师一定是讲师里最优秀的,如果这位老师还年轻,只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评副教授,那题主就算是捡到宝了。在大多数985、211高校,会直接将新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聘为“特聘副教授”等(各学校名字不一样,但性质差不多),同时直接聘为硕导,这类老师就属于潜力股,跟着他们一点都不亏。除了这类情况外,硕导一般要求老师具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或者等同于这个层次的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经费要充足(表明老师有条件培养学生),另外,要求近三年有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师有相应的水平)。一个讲师如果能达到这些条件,那他离副教授其实也不远了。
第三,跟着讲师硕导有什么好处?最大的优势当然是年轻,有干劲,学校对他们有很高的考核要求,他们也必须拼命往前冲,在激发他们潜力的同时,他们也会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年轻老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架子没距离感,容易与学生相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像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下属关系。如果你正好是他的开门弟子,还可以充分感受到创业合伙人的感觉。和老师一起出差,一起研讨科研问题,一起建设实验室,为老师补短板,承担师弟师妹们的管理工作。总之,你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值。至于很多人说导师会给学生抢论文,我还是坚持那个观点,硕士研究生别把论文作者排名看得那么重,保证正常毕业就足够了。
我导师带我的时候就是讲师,第二年才评上副教授,以上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把你的孩子当块料来培养,啥活都会让你儿子参与,锻炼多,不像我导师,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也就是混混日子罢了,学生懒的带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导师就是讲师,北大博士后,别拿职称太当回事,我毕业论文都是一次过,导师指导的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师带硕士生,副教授带博士生,这现象普遍,导师都有招生带生资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他能成为你儿子的导师,就说明人家已经具备了成为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和能力,至于是不是讲师这个你觉得很有作用吗?
职称这个东西是很微妙的事情,有的人有真才实学,但是一辈子职称就是进不上,因为除了你的能力之外,要想把职称评上还要有一些其他的能力。
希望你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学到真本事,才是你要思考的问题,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你这当父母的也真够可以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只有低职称的讲师才是真正导师,高大上职称的那些导师就是挂个名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能是讲师,讲师没资格带研究生!
上一篇:小区门口夫妻理发店怎么定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