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有道理吗?
坟头,坟墓,子孙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是家族人丁不旺,或者是没了后人,这祖坟无人打理,天长日久之后受风吹雨淋,泥土流失,那么坟头便会越来越小,直至塌消不见。
所以说,从祖坟的塌消就可以看出这家人后代的情况,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坟头无草绝家资
过去农村人认为,坟头上长草是好现象。就像我们当地农村在先人下葬后的第三天会去“圆坟”,将五谷杂粮撒在坟堆上,泼上点水。如果日后坟上五谷杂粮长得旺盛,则预示后辈衣食无忧、吃穿不愁。
而坟头上长草也被认为是财源茂盛,如果是坟头上光秃秃一毛不毛,就会被认为后代没有财运。
其实这坟头上长草对于祖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野草的保护,坟头上的泥土在下雨时不容易被水冲走,刮风时也不会刮走。而那些不长草的坟头,即使是子孙后代上坟时添添土,到时候又会被风雨侵蚀,坟堆随之变小。
“坟头无草绝家资”这句话,我不敢苟同。后代子孙的家资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并不是祖坟上长不长草能左右得了的。所以对于这句,我认为没有什么道理。
朋友们,你们认同我的说法么?如果你有不同观点,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的意思是:假如祖上的坟头塌陷,意味着这家子孙后代人丁稀少;假如坟头上干干净净,不长一棵草,预示着这家贫穷,财源不旺。
这句话是通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出来的警世醒言,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在古代人们注重祭祖上坟这件事,一般都把坟地修整的干干净净。尤其是每逢清明节时候,子孙后代都会拿着铁锹,把雨水冲塌陷的地方培土,把老鼠洞填埋,重新加高坟头,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假如子孙后代众多,你没时间,其他人有空就会把这点事办了,举手之劳。
只要有子孙修整,坟头就不会出现塌消的现象,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假如坟头塌陷,不用问这家一定子孙稀少。本来人丁不旺,加上懒惰为坟头培土修整,坟地破败塌陷在所难免。
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坟头塌陷和子孙多少没必然联系。
古语云:“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有孝心,注重道德礼仪的子孙,一个就把这些事办了。
不孝顺没敬畏心的不肖子孙,再多也没用。他根本没有感恩之心,不去祭祀想不到为祖上坟头培土修整,他也不会想到坟墓其实是祖上的房子……
祭祀就是为了缅怀和感恩先人,没有这种思想的子孙再多也没用。
“坟上无草绝家资”说的并不是坟上没有草这种现象,实际是说坟地风水的问题。
堪舆界人士认为,坟地的选择很有讲究。所谓的风水宝地是指有生机不是绝地,所有的宝地周围一定山清水秀树木枝繁叶茂。
如果一个坟头连草都不长的地方肯定是绝地,坟头长草才是正解。
“长草和无草”是不同的两种概念。
这就容易理解了,坟上无草是绝地,根据风水学说,这种坟地影响后代子孙的财运,不是断子绝孙就是贫困潦倒,反正对后人不利。
相传慈禧坟头就不长草,原来这是人为造成的。
慈禧的墓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即现在的定东陵的慈禧陵。其实这是慈禧霸占的东太后慈安的风水宝地。
慈安死得早,她把慈安葬在了西边,把东边的这块宝地留给了自己。
慈禧做了一辈子无冕女皇,死后她怕坟头长草让人议论是草头王,因此留下遗嘱她的坟头不能长草。
慈禧死后,工匠们为了防止坟头长草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坟头上的土经过特殊处理,即土里加入生石灰,用鸡蛋清搅匀再用大锅热炒,这样处理的土坚硬无比不长草。
可是慈禧就忘了“坟上无草绝家资”这句俗话了。
果不其然,在慈禧死后不到20年,她的陵墓就被军阀孙殿英盗了一干二净,士兵撬开慈禧嘴巴掏走了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慈禧上亿的陪葬品(家资)悉数归了孙殿英,电影《东陵大盗》反映的就是这件事。
总而言之,一些俗语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就让我们“取之精华去之糟粕”有所选择传承下去吧。
文/秉烛读春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国农村,风俗文化可以说是影响我们一代代人,人生最重要呢三件事就是出生、结婚、死亡,对于一直很看中风俗的农民来说,一直都是很看中这三件事情的,所以这三件事情也是目前农村存在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三件大事。
在这三件大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生和结婚的很多封建思想正在慢慢地改变,一成不变的就是死亡了,农民对于死亡到安葬十分讲究,认为人死了只是一个过程,他可以在天之灵包邮自己的子孙后代,同时也能够起到家族兴衰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农村坟墓的作用,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这句话就是关于坟的俗语,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坟头塌消子孙稀】
在我国农村,坟头的种类也是千变万化,有一些坟墓属于年久失修,而坟头已经塌陷下去了,村里的老人认为这种坟属于“塌坟”,对子孙后代是不好的,塌坟的出现也证明了其子孙后代正在慢慢的变少。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村里的老人也不无道理,每年的清明和春节是上坟的时间,在上坟的时候都会对自家的祖坟进行清理或者修饰,如果是“塌坟”,则代表了子孙后代没有来祭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子孙的现状,要么是人丁稀少,要么就是被后代遗忘了。
【坟上无草绝家资】
“坟头草两米高”,这是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老人们认为坟头上草越多代表了家族的家产越多,没有则反之,这句话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坟头长草与否和地理环境和土壤有关,正常的坟头都会出现长草的现象,在我们这边,一般在下葬的时候,会在坟头进行栽草。
总结:
坟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会影响家族未来的走向,如果非要说什么才是影响家族走向的关键,可能只有“勤奋”二字了,虽然农村的坟头文化大多数都属于封建残余,但也是农村的一种文化体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